-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夜书所见》说课稿范文
《夜书所见》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写
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
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夜书所见》说课稿范文,供大
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书所见》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九组课中的古
诗。作者叶绍翁,表达了他目睹秋风落叶和篱笆灯火而勾起的思乡之
情。根据我对教材、课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萧、梧,会写两个生字促、深,读准一个多音字
挑。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品诗赏画,品味思乡情。
二、说学情和学法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可能对古诗所表达
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们通过画面,以及
多次诵读,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因此古诗采用了诵读法和想象法:诵
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想象法:联系儿童
的现实生活想象画面。
三、说教学流程及设计理念
一引入文本,读准古诗。
1、出示诗题,读题,说题目的意思。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古代用书解释为写)
2、出示诗歌,自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
读几遍。二人小组内完成自学导读单生字词部分后,交流汇报。
二深入文本,理解诗意。
1、诗人夜晚所看见了什么?(快速找出来)
2、你从哪句看出儿童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你怎么知道
促织是蟋蟀?因为诗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项注释。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
学习古诗。并学习这种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四从大组合作
学习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带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再次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的朗
读,使学生能够背诵。
三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
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
的一句诗。
2、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背、或全班齐背古诗。
四、拓展延伸,质疑问难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
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
诗呢?(指名读或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2、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
家一起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见:梧叶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说课稿2
《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
级上册的一组古诗。这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紧扣单元主题“用
我们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我重点从目标的制定和难点
的突破两方面说说这一课的教学。
一、说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有了了解诗文大意的能力,因此在
本次教学过程中开始尝试让学生自己了解诗句的意思,新课标指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
的大意。”因此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继续抓识字写字教学,并借助
注释理解诗意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情感体验能
力。
教材分析:
《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写思乡的,不同的
是它们的表达方式。季节的变化最能触动游子思乡的情怀,如“春风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山秋风动客
情”,一个“绿”,一个是“萧萧”,这两个词描绘了触动人们心情
的景物,《夜书所见》对思乡的表达是触景生情,由情展开想象,看
到了童年熟悉的捉蟋蟀的场面,诗人不由得沉浸在遐想中。《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不难
理解,每逢佳节都是人们团聚的日子,节日的活动很丰富,但是亲人
不在身边就会多一分思念。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积极的情感转化成学
生们的体验和感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