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彭程《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阅读练习及答案.pdfVIP

文学类文本彭程《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阅读练习及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

彭程

读到《我与地坛》后,我专门骑车去了一次地坛公园。冬日的寒

冽中,我用了半天时间,走过整个公园,每隔一会儿,就要擦拭一

下被嘘出的热气弄模糊了的眼镜片。虽然过去也来过,但此次它大

不一样了,只因为被史铁生描写过,便仿佛成了一个全新的地方。

我寻找作品里描写过的那些场所,想象他的轮椅曾经停在什么位置,

哪里是歌唱家练嗓子的地方,那对从中年慢慢地变为老年的夫妻,

每天散步时是从哪个门进入公园。在漫长的日子里,作者史铁生坐

在轮椅上,望着面前的空旷和静谧,思考他的苦难和命运、他的活

着的理由、他可能的救赎之路。

对于他,这注定是一个无法摆脱但又必须厘清的纠缠。二十一岁

那年,命运就判决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死亡之日才

是解脱之时。时时刻刻,他体验着一种面临绝境的、即将被吞噬的

感觉,仿佛一只脚踏在悬崖边缘松动的碎石上,仿佛面对剃刀寒光

闪闪的锋刃。

史铁生的最初反应,与处于类似境遇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那

就是对命运不公的抱怨甚至是忿怒:凭什么是我来承受这样的苦

难?但这样的情绪并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硬的事实。无奈中他只能

平静下来,努力让自己思考,试图弄明白一些事情。时间并未能平

复伤痛,但有助于让他认识伤痛。从那一个一次次与荣誉擦肩而过

的长跑者身上,从那一个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了造物

者的不讲道理,看到了偶然性的随意捉弄,看到了苦难的无所不在。

他明白了,“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

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而由谁来充任这样的

苦难角色,谁去体现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实在是没有理由可

讲。

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蘖:那么,要不要活下去?也是在长

久的思索后,作者领悟出“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

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样想过之后,他安心了许多,接

下来的问题便是需要思考怎样活了。终于,写作接引了他,成为他

每天愿意继续观看晨曦和夕阳的最重要的动机。按照他的说法,“活

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者,“只是因为我活着,

我才不得不写作。”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

间才找寻到。

自此他沿了这条道路艰难地行走,就像独自摇着轮椅跨过公园里

的沟沟坎坎。终于,在走进这个园子15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

与地坛》。这是一朵在炼狱的黑暗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

堂的奇异光亮。这一点赋予了它罕见的品质。

说到底,最终支撑起他残缺的生命的,是一种存在意义感的获得。

我想到了奥地利精神医学家、“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

克的著作《活出意义来》。作为当年纳粹集中营中的一名囚犯,他

展现了被关押者们的两种前景——或者死于疾病冻馁,或者最终被

推进焚尸炉,没有别的选择。每个人都面对同样的境遇,但意识选

择的不同将他们分别开来。那些能够始终保持某种目的感的人,从

肉体到精神都显得更健旺,甚至挨过了最为艰难的日子。哪怕这种

目的是多么渺小,如努力保存下家人的一张合影,设法看一眼囚室

外一棵绽放新叶的小树。所以弗兰克反复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懂

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

作为写作者的史铁生的卓越,也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他自写作

中发现了意义,从而获得了抗衡苦难的力量。残疾促使他思考,思

考让他窥见了生存的本质,得以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达成了与

自己命运的和解。这是一种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绝非肤

浅浮泛的乐观主义所能比肩的。

事实上,几乎可以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反复思索和表达的都是

以生与死、坠落与升腾为内核的一个话题群落,在具体作品中又体

现为不同的伸延或变异。而这一篇作品,无疑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

重要环节。

命运给了史铁生一副烂牌,他却将它打得至为出色。

这种感悟并不是仅仅对作者自己才有意义,否则就不会有那样广

泛而强烈的反响。从对自身残疾的思考生发开去,他进一步揭示了

残疾是一切生命共同的、本质的困境。它不仅仅限于肢体器官的残

缺,而是有着广阔的指向——对于美貌、健壮、聪明而言,丑陋、

病弱、愚钝也是一种残疾,如此等等。因此,地坛是他个人的救赎

之所,而他从这里获得的觉悟,也将会成为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