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1课蝉(学生版+解析).docx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1课蝉(学生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感情文中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

1.掌握“臃肿”“锐利”“无动于衷”“喧嚣”等词语。

2.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写法,体会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科学小品文的特点。(重点)

3.结合语句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知识点01文艺性说明文

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文。这类说明文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写法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微点拨】

本文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知识点02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从小迷恋花草虫鸟,在长达20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中,他边教书边自学,立志为昆虫书写历史,坚持做动植物观察记录。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有删改。《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3、文题解读

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本文以《蝉》为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单明了。

4、主旨点睛

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艰难的生长过程清晰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礼赞。表达了作者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即学即练1】

文中法布尔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知识点03内容安排和写作手法

1、作者在介绍“蝉的地穴”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是按照从地表到洞穴,再由洞穴到地上的顺序来写的,因为作者由地表开始观察,再深入到蝉的洞穴,既符合作者观察的顺序,也正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2、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为什么这么安排?

一般地,介绍昆虫的生长过程都是按照“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但本文却按照对事物的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从“幼虫”入手,介绍蝉的一生。这样写的好处:(1)不落俗套,使文章新颖活泼;(2)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要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4)突出蝉“4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3.“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句中的“大多数”能否删去?为什么??

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不能。因为“大多数”是限制性词语,表示多数掘地昆虫的窠外面有土堆,只有少部分的掘地昆虫没有土堆,删去之后就变成掘地昆虫外面都有一堆土,与文意不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蝉”的地穴与“金蜣”的地穴相比较,说明“蝉”的地穴周围一点土都没有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5.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1)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2)注重观察和实验。(3)尊重世间万物,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做研究。

【即学即练2】

第12段“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往往”一词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说明蝉大多时候找向上翘起的树枝,但也有例外,如果去掉的话说明只有找到向上翘起的树枝蝉才会产卵,与原意不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知识点04字词积累

1.字音:

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塌(tā)黏(nián)涂墁(màn)抵御(dǐyù)刹那(chà)纤弱(xiān)臃肿(yōng)罅隙(xiàxì)徘徊(páihuái)蚋(ruì)轧扁(yà)掠夺(lüè)孵化(fū)鳍(qí)跳蚤(zǎo)车辙(zhé)坚韧(rèn)喧嚣(xiāo)钹声(bó)

2.词义:

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隧道: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抵御:抵挡;抵抗。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纤弱:纤细而柔弱,这里指蝉幼虫的弱小。

臃肿: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

罅隙:缝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高质量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致力专注各行业高质量精品文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2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