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诊脉经典语录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
日分四时》)
4.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6.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
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
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
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
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7.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8.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
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9.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
为弊;——(同上)
10.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1.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
《折肱漫录》
12.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3.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
14.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15.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16.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
言》。
17.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
《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玻(《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
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阴阳五行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
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
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
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14.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15.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
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16.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五、藏象学说
1.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