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6.1+古代赋役及古今关税制度+知识提纲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专题复习.docxVIP

专题6.1+古代赋役及古今关税制度+知识提纲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二轮专题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6.1:古代赋役及古今关税制度

?课本链接(纲要上第7课;选一第16课)

1.古代赋役制度

⑴秦朝

①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选择性必修一P93)

②人头税:即“口赋”,征收极重。(选择性必修一P93)

③徭役(起始年龄:男子17岁)。(选择性必修一P93)

◆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选择性必修一P93)

◆正卒: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选择性必修一P94)

◆戍卒: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选择性必修一P94)

⑵汉朝

①田赋: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选择性必修一P93)

②人头税:分口赋(7—14岁)、算赋(15—56岁),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选择性必修一P93)

③徭役(起始年龄:从汉昭帝开始为男子23岁,其它具体内容同秦朝)。(选择性必修一P93)

④财产税: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选择性必修一P93)

⑶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⑷北魏

①租调制:在均田制基础上,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②徭役: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⑸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选择性必修一P94)

⑹唐朝

①租庸调制

◆时间:唐初。(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基础:均田制。(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征收对象: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特点: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选择性必修一P94)

◆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②两税法

◆时间: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背景: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中外历史纲要上P40)(选择性必修一P94)

◆主要特点: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从而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⑺北宋

①两税法:北宋前期施行,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选择性必修一P94)

②募役法:施行于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选择性必修一P94)

⑻元朝

①租庸调:施行于北方,征丁税、地税。(选择性必修一P94)

②两税法:施行于南方,征夏税、秋粮。(选择性必修一P94)

③“科差”:在税粮外推行的新税种,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选择性必修一P94)

⑼明朝

①两税法:明初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选择性必修一P94)

②“金花银”:明正统年间施行,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选择性必修一P94)

③一条鞭法(选择性必修一P94)

◆时间:明朝后期。

◆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内容: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

◆影响: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⑽清朝:摊丁入亩。(选择性必修一P95)

①背景: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②内容:雍正帝即位后,将康熙帝定额的丁银分摊到田赋中。

③影响: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⑾新中国: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20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选择性必修一P97)

2.古今关税制度

⑴古代:在西周出现关税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直到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选择性必修一P95)

⑵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和回收。

①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税率: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