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一、选择题
1.下图为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
史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B.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D.威声远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海内皆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
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履至尊而制六合”,可知反映了从春秋时期的分裂到
秦朝时期的统一,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从封邦建国
到设置郡县只是具体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耕作方式无关,排除C项。
3.秦统一后,“废分封,立郡县”,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
A.“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
B.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周朝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
答案:A
解析:封建时期最高统治者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因此“分王子弟”是封
建专制的体现,故选A项;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排除B项;分封制造成礼崩乐坏,诸侯争
霸,兼并战争不断,排除C项;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而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宗法制在后
世也没有延续,排除D项。
4.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在秦时文物中多有发现。下图阳陵虎符中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
左在阳陵”等铭文,十分精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
A.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
B.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掌军权
C.当时的君主与将领相互制约
D.是枢密院调兵的凭证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的军队调动需要虎符,其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地方将领
的手中,需要虎符的两半合为一体方可调动军队,因此虎符制度体现的是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
分严格,A项正确;秦朝时期的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B、C两项;秦朝没有设置枢密院,排
除D项。
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决定
()
A.实行军功授爵B.推行郡县制度
C.采取焚书坑儒D.修筑万里长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可知强调的是分封制的弊端,因此秦朝在
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6.下列史料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画线部分()
A.记录了秦朝焚书事件
B.批判了秦朝焚书的暴行
C.为秦朝焚书进行辩护
D.分析了秦朝焚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李斯奏请秦始皇焚书的部分内容,记录了秦朝焚书的事件,故A
项正确;B、C、D三项均未在题干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7.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批儒家士人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
大批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
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
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
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
答案:A
解析: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打击儒家和其他学派,因此儒生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
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故选A项;儒生是因为遭到镇压而反抗,不是为争夺主流意识形态,
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8.“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民心和民力。”下面最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制定《秦律》称皇帝
B.设置三公行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