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VIP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协作体学情调研

九年级化学学科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在试卷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 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 B.煤气燃烧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3.碳酸氢铵(NH4HCO3)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加热碳酸氢铵不可能生成的是

A.NH3 B.CO2 C.H2O D.SO2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O B.O3 C.KC1O3 D.HCl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移走蒸发皿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提高生成物的质量 B.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不变 D.二氧化锰是一切反应的催化剂

7.锶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如图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锶属于金属元素 B.锶的原子序数是38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D.锶原子核内有38个中子

8.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白藜芦醇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由29个原子构成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

9.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化合价: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碳元素质量分数: D.相对分子质量:

10.下列除去MnO2中的KCl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 B.加过氧化氢溶液 C.加水溶解后过滤 D.蒸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铁粉,利用其发生缓慢氧化而除去氧气,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冬天取暖烧煤经常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使空气污染现象中______加重;近年来温室效应也不断加剧,为减轻此现象可采用____方法来缓解。

(3)生活中经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是_____。

(4)家中使用木炭进行烧烤,常采用扇风的方式,此做法是通过增大氧气的_______,使燃烧更加剧烈;使用医用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操作不慎引起小面积失火,可用________进行灭火。

12.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微观认识身边物质的构成及其发生的变化,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氧化汞加热分解时,改变的微粒是_____;空气降温加压时,微粒的间隔变______。

(2)下图是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依据图中所给信息,从微观角度回答问题:

①此反应前后_________不变(写一点)。

②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

(3)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属于原子的微粒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元素周期表中粒子B相对应的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

13.请结合以下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②仪器名称: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发生装置选择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若用装置F采用排水法收集O2,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若利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欲制取4.8g氧气,理论上需要消耗氯酸钾的质量_____g。

(5)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并采用C为发生装置制取CO2。可将大理石放于多孔隔板上,从长颈漏斗将稀盐酸加入大试管中,实验时若想随时停止反应,可采取的最佳操作是_____。若采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

14.学习化学常常需要进行科学探究,追踪科学家的足迹,模仿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如图1装置所示,汞槽中汞的作用之一是______。拉瓦锡得出的结论______。

(2)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同学们采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__,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麋鹿爱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多年法律、教育从业工作,合同文书、考试真题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