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往”与“返”导写及范文赏析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儒家重“往”,强调行动:孟子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只要真理所在,就当勇往直前。道家重“返”,强调归宿: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意思是一个人往外走得再远,也要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事实上,“往”与“返”不是简单的儒道话题,也是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命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只有两句话,借用孟子和老子的话阐述“往”和“返”的内涵。第一句话是阐述儒家的“往”,关键词在“行动”“勇往直前”;第二句话是阐述道家的“返”,关键词在“归宿”“回归精神家园”。综合材料来看,“往”和“返”是一对既相互矛盾又紧密关联的关系。材料旨在通过儒道对人生话题的不同释义引发学生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有助于引导学生既要勇于拼搏奋斗,又要关注精神世界的建设。
引导语明确提出要求,要求考生不仅要思考“往”和“返”这对儒道话题,也要结合自己青年的身份,谈谈在成长过程中对“往”和“返”的思考。要注意的是,考生可以结合儒道思想阐述“往”和“返”的内涵,但是不可全篇讲述儒道思想,重点应该放在引导语后半部分。
“往”和“返”是两个抽象的词汇,考生要想写好这次作文,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往”以理解为“前往”“前行”“勇往直前”,也可以引申为“出发”“离开”“向外走”等等,可以具体理解青年在年轻时为梦想勇往直前;为学业、理想而离开家乡;为了使命和责任选择更远的远方等等。“返”可以理解为“返回”“归来”,也可以引申为“回归”“往回走”等等,可以具体理解为青年学有所成后选择回乡建设家园;在外奋斗拼搏之后选择回家照料双亲;沉迷于热闹喧嚣之后选择回归精神家园等等。其次,要阐述两者的辩证关系,比如“往”是起点,“返”是结果;前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等等。
在具体写作时,关键在于梳理清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可分别对“往”和“返”这两个儒道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结合自身青年的身份,畅谈在成长历程中对“往”与“返”的感悟与思考。
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接着围绕材料,结合孟子和老子的话阐述“往”和“返”的内涵,同时阐述两者的关系。然后结合现实例子和具体素材,阐述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往”和“返”这个命题,比如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一段不断“前行”“离开”的旅程,年少的求学,成年后的工作,长大后的结婚生子等等;在外打拼奋斗的游子有朝一日或思念家乡,或为了照料双亲,或建设家园选择“归来”。最后,总结观点,不管是“不断前行”,还是“回归家园”,都要勇担青年的责任使命。
【评分标准】
一类(55-60):切合题意,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语言有表现力。能正确阐述“往”和“返”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正确梳理两者的辩证关系,比如“往”是起点,“返”是结果;前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等等,阐述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往”和“返”,彰显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类(50-54):符合题意,立意较为深刻,内容较丰富。能阐述“往”和“返”的内涵,能阐述两者的关系,有思辨论证。
三类(43-49):基本符合题意。能阐述“往”和“返”的内涵,但是不够具体,能阐述两者的关系,但缺少一定的思辨论证。
四类(39-42):没有阐述“往”和“返”的内涵,或仅写“往”“返”其中的一个方面。五类(≤38):偏题离题。脱离材料,自说自话。建议基准分为44分。
参考立意
1.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2.为了梦想而出发,为了家园而回来。
3.今天出发,明天归来
4.出发与归来,都不忘使命担当。
佳作展示
往以求索,返而自归
天下之大,气象万千。每一个人都应拥有“出走”的勇气,向着新生、向着真理的方向前行,这便是孟子口中“吾往矣”的含义;但无论走得多远,我们最终都要回归自我,不应迷失于外界的喧哗与骚动之中,此乃“返”之内涵。
往者,向外求索也。人生而当展浩气于虹霓之间,不应囿于个体经验的茧房之中。因而“往”不仅是探索万物真理的过程,更是充盈个人生命经验的过程。而返者,归己自视也。每个人最应重视却最少重视的便是自我的面貌,最需要探求的也是最难探求的是自我的精神世界,因而“返”当是一切行动的最终旨归,是对经验的回顾与反思,更是对个体最深层的解构。
驱动着人往外走的,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探索未知的勇气,甚至是对一些事物的“征服欲”。马林诺夫斯基在同胞作家康拉德的影响与激励下走出祖国波兰,来到陌生的西欧世界。他凭借异于常人的书写方式,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类学家,打破了其他学者陈腐的研究规则,开创了独属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力检测及仪表.ppt
- DGTJ08-202-2020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上海市.pptx VIP
- 光伏发电站场内及并网安全技术白皮书.pdf
- API SPEC 4F 钻井和修井井架、底座规范1995.doc VIP
- 2023年09月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_1.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方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VIP
- 【温州】2024年浙江温州平阳县部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