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法象药理学说浅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中药法象药理学说浅述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摘要】利用法象药理学说研究并揭开更多的中药奥秘,为现

代临床服务。

【关键词】取象比类;法象药理;法象用药

Abstract:Makinguseofstudyonpharmacologicalmethod

statetheoryforexposingmoreTCMproundmysteryandbetter

servingmodernclinic.

Keywords:comparativestate;pharmacologicalmethod

state;medication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唯象的中医学”概念,认为中医完全

是从现象来总结、概括,而得出的系统的理论[1]。

1取象比类

随着对中医思维方式研究的不断发展,唯象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重

视,所谓唯象理论就是中医的“取象比类”,也就是获取某一类或几

类事物的“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推理,

得出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1]。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取象比类”一词出自《周易》,其中象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卦相,

即八卦和六十四卦;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和六十四卦构

成的物象。“取象比类”就是取八卦的象和他们所象征的事物进行运

思,借某种直观的形象作为诱导物,触类旁通、引思联想,经过推导

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内经》曰:“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

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说

的“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取象比类”是中医逻辑思维的基础。中医的理论体系源远流长,

几千年来由于历代医家悉心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的升华,形成了中

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使我们能参照前人的经验并应用于现代临床。“取

象比类”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和现代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都是一种类

比推理,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就是一种原始的同构方法,运用类

比推理即“取象比类”推测说明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

象等,在中医学中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2]。如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五行学说的归属理论,就是“取象比类”推论演绎的具体体现。按五

行各原始特性的原理,自然之木具有升发、条达之性,据逻辑推断,

凡具有此类特性或类似此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木行。以春季而

言,此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日非一日,蒸蒸日上,这正与木之

升发特性相近,理应归属木行。再如东方是日、月冉冉升起的地方,

这也与木的特性恰好相似,而东方也就归属于木,诸如此理,不一胜

数。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提出,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即为法象药理。

2法象药理

2.1法象理论历史渊源

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当时受到宋儒理学的影响,大兴探讨

药理之风。北宋末年的《圣济经》可为代表。在其“药理篇”一卷中

就反映出当时的医药学者,观察动、植物之本性,探究物理造化之玄

机,总结出“万物皆有法象”的思想,并对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推衍。

法象理论兴盛于金元时期。宋代的药理研究,扩展了金元医家的学术

视野。金元时期虽未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著作,但各路医家风

格各异,多重实用,使此时的本草学具有临床药物学的特征。在法象

理论发展方面,当推李东垣的《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张元素

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他们在宋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药物

奏效的原理,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

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

理内容,使临床由经验用药向理论用药迈进了一步。

2.2“药类法象”与法象用药

中药的药类法象理论模式,是把药物的基本性能、功效应用与其

气味厚薄、阴阳寒热、采收时月、质地色泽、入药部位以及药材生熟

等联系起来,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如有“皮以治皮、

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以及“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6****92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