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匈奴及其文化风俗(全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匈奴及其文化风俗(全文)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也是最早记叙匈奴的史书。司马迁对匈奴缜密又清晰的剖析,使得梁启超将《匈奴列传》列为《史记》中最值得细品的十大文学名篇之一。本文通过研读《匈奴列传》,试图从遣词造句中解析匈奴。并且在现代的观念视角下,重新感悟匈奴独特的文化风俗,从而创建新的认知维度。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文化

一、《史记》与《匈奴列传》

《史记》作为我国学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开创了我国通史传记体制文学的先河。其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学者赖明德评价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学、识、德兼备的大历史家,也是一位精通经、史、子、集、历术的大学者。”《史记》主要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轩辕,下至西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余年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史实。鲁迅先生将其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匈奴列传》出自《史记》一百一十卷,位列第五十篇。全篇先从匈奴的祖先淳维讲起,又从族源族称、生产方式、风俗习惯、衣着装饰、婚姻制度、宗教信仰、政治军事等方面介绍了匈奴的历史演变,尤其是对西汉武帝时期的汉、匈和亲及外交关系史进行详细阐述。司马迁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匈奴的一部史诗,在叙事编排上更是将汉、匈的人事往来上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遣词造句”看匈奴

其一,关于匈奴的族源与别称。司马迁开篇称“匈奴,其先祖夏侯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古部落夏侯氏成员淳维的后代,换言之,他认为匈奴源于夏人或华夏,与汉人同宗同族。马长寿在《北狄与匈奴》中称:“我国古代流行一种说法,以为匈奴是夏侯氏苗裔,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是大有问题的。这一说法最早源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袭之,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也无变搬,但此说直称淳维是荤粥,难免有失严谨。”马先生从史志编排引用的时间顺序来对照探讨,认为“匈奴与华夏同源”一说有失学术水准。除此之外,后人也驳论司马迁一说,认为北狄的一支白狄所建的中山国是夏人建立的,意指匈奴源于北狄。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国,北狄兵退北方。从时间和空间来看,这一时段刚好与匈奴在漠北的发家历程相似。照此说来,后人对司马迁所认为的匈奴源于华夏的驳论不无一定的道理。其次王国维通过对甲骨文、金石学的研究,又运用音韵、考据学的方法探究了匈奴在不同时期的族名。他在著作《鬼方昆夷猃狁考》中称:“匈奴是夏代的荤粥、商代的鬼方、昆夷,西周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这一说法与《史记?匈奴列传》中“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相吻合。而且从这句来看,夏侯氏从禹起,经十七王,历时四百三十余年,而唐尧、虞舜在位也不过六七十载,经此推敲,从时间上便可看出华夏先祖黄帝与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相隔久远,那么又如何阐明唐虞以上就有匈奴先祖的存在,甚至还能成为淳维的苗裔。显然逻辑矛盾,匈奴先祖为夏侯苗裔之说值得反复推敲。其二,特殊字义辨析。《匈奴列传》中出现的“胡”和“匈奴”两种称谓,时常多次进行交互使用。初看称谓,或许会认为是随匈奴演变发展而出现的不同角色变迁得来的,但细读后会发现并非如此。“胡”在该篇首次出现于“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首先,这段话中“胡”的第一次出现的背景是:秦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众多且没有明确的划分,所以此时筑长城防“胡”不仅仅只是防匈奴,也防其他草原游牧部落。并且,之后秦开又专质于东胡。故而,此处的“胡”是泛称。但尾句的“匈奴”则与秦赵燕三国临界,并且匈奴此时也开始在北方草原崛起,大有一统草原的趋势。因此,此处更多是代指“匈奴”,但又由于未完全统一,匈奴仍旧北接丁零、西临月氏、东近东胡,即又有代称诸民族之意。其三,匈奴之妻名号之别谈。尽管匈奴长期被汉人视为是北方草原游牧部族的蛮夷,但随着长期演变与中原王朝多次接触后,文明也得到了开化,开始仿汉设立了一系列官名别号。其最高首领称“单于”,匈奴语作“撑犁孤涂单于”,集军政大权于兹身。下有左、右贤王,“匈奴谓贤曰‘屠耆’”。其下又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等。这一体系化发展使匈奴内部得到强化,但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单于“阏氏”一说。长久以来,受道听途说影响又或是文献了解浅泛的原因,一些人一直认为“阏氏”就类似中原王朝固有观念中的皇后。但通读此篇后发现并非如此。“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从原文可看出,头曼单于所爱阏氏并非是正妻,反而更类似宠妾一说。冒顿鸣镝弑父后“居顷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乃遣使谓冒

文档评论(0)

159****1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