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xVIP

新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戊戌维新运动

1895年1898年6月1898年9月

《马关条约》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政变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1901年

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

一图知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

益加剧。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

戊戌维新运动,而义和团则竖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帜,但这些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均以失败告终。列强为进一步扩大在华利

益,组成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发动侵华战争,清政

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完全形成,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之中。

一语评历史

时势条件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救亡图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

思想基础

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知识梳理(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简度理教材——主干知识记牢

拉开序幕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戊戌维新运动开始。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弊堂均被

废止

2.经过

3.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4.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

(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

2.口号:“扶清灭洋”。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先抚后剿,“招抚”控制

利用,最后下旨铲除。

4.主要事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

5.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根本原因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直接原因

反洋教斗争的推动

知识梳理(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6.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2)当时,南方各省督抚实行“东南互保”,严重动摇

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知识梳理(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其在华的侵略权益。

2.借口:出兵镇压义和团。

3.爆发:1900年6月,西摩尔率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遭阻击后退回天津。

4.经过: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清政府在出逃途中派代表与列强议和。

5.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

①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②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④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⑤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

“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

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②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让核0深度析史料——历史联系理清

主题一戊戌变法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谢缵泰题《时局图》诗[探究]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提示]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社会现实。

心素养落地生根

新课程学案

材料二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

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民共议一国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