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pd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

(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东星(gao)千载(zdi)蕤然(ydn)鹦鹉洲(ying)

B.落陛(hui)萋萋⑶)属国(shu)荆门外(ji)

C.犊(du)日蓦(mu)萧关(xiao)带畲归(qing)

D.采薇(wei)征蓬(peng)崔景页(hao)没马蹄(mo)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仍怜故乡水(可怜)芳草萋萋鹦鹉洲(茂盛的样子)

B.徙倚欲何依(徘徊)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C.江入大荒流(辽阔的荒漠)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D.单车欲问边(慰问)晴川历历汉阳树(河流)

3.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是()

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

.下列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

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

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1页共12页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

清新自然。

5,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野望》写的是山野春景,全诗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

情怀.

B.《黄鹤楼》这首诗前抒情,后写景,一气贯注,浑然天成.

C,《钱塘湖春行》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

意盎然,恰到好处.

D,“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

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一个“尽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

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

6,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

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

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

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

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

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