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1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2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01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2023·南师附中期末]土壤中的铁锰结核是划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在我国分布较广。铁锰结核是在土壤长期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据此回答1~2题。1.土壤中最可能有铁锰结核分布的区域是()AA.河流两岸 B.陡峻山坡 C.固定沙丘 D.高寒沼泽[解析]由材料“铁锰结核是在土壤长期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的,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可知,土壤中最可能有铁锰结核分布的区域是河流两岸。陡峻山坡地势高,固定沙丘地下水埋藏深,高寒沼泽水位高于地表。2.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较深的高平地是因为()DA.河流较多 B.地势低平 C.降水量大 D.冻融显著[解析]一个区域发生的自然现象一定和该区域的自然特征相吻合,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间互为原因。河流较多、地势低平、降水量大均不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特征;冻融现象是东北地区特有的特征,冻融现象造成多地土壤干湿交替,这是形成铁锰结核的重要原因。[2023·苏州中学期末]下图a、b、c依次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据此回答3~4题。abc3.从图a到图c体现了自然环境()B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解析]从长白山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深居内陆、干旱缺水,致使动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C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解析]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使得气候呈现干旱缺水的特征,从而使得生物具有耐旱的特征,这很好地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与开放性、差异性、联系性等关系不大。[2023·官湖高中期末]下图为植被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据此回答5~7题。5.模式图中沿乙方向主要体现的变化是()B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土壤[解析]读图分析,模式图中沿乙方向自然景观由森林向草原再向荒漠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6.模式图中沿丙方向主要体现的变化是()A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光照[解析]读图分析,模式图中沿丙方向自然景观由雨林向阔叶林、针叶林和冰原、苔原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条件由低纬向高纬减少的影响。7.图中甲最可能是()B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丙方向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变化,乙方向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变化。甲位于低纬地区,且位于雨林和荒漠之间,因此最可能是热带草原。[2024·徐州期中]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思维拓展】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风化、淋溶作用强烈,首先是铝(铁)硅酸盐矿物遭到分解,除石英外,岩石中的矿物大部分形成各种氧化物。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作用下,红壤中物质的生物循环过程十分激烈,生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交换极其快速。表现特点是在土壤中形成了大量的凋落物,加速了养分循环的周转。8.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DA.荒漠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 D.常绿阔叶林[解析]据图可知,甲位于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下面,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上面是落叶阔叶林,故甲处水分和热量条件应该更好,应该是常绿阔叶林。9.该区域山地红壤肥力较低的原因有()A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较快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较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图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①②正确;该地水热条件较好,风化作用较强,③错误;枯枝落叶多,会使土壤肥力较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第二节-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第二节-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第1课时 锋与天气.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第2课时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洋流.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四章 章末培优练.ppt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精品课件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