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育理论研究及其启示.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德育理论研究及其启示

一、离开“需要”教道德,是虚的、空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怎样做大众的教师》中指出:“有些教师不惜用强迫

的手段要学生朝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结果是造成师生对垒,变成势

不两立。在势不两立的局面下还能叫学生接受你的指导吗?”[1]253

因此,“做教师的人必须和学生、大众站在同一条线上。”但现实中,

由于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没有和学生站在“同一条线上”,

在道德教育的道路上注重的是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和情感,学生处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

虽然学生获得了一定的道德知识,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却没有得到解决。道德教育没有建立在学生的道德

需要的基础上,忘记了学生内在道德需要,即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道

德常识,也会出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少数职员在的时候,就规规矩

矩,不在的时候,就肆行无忌”[1]56的情况。没有以学生的需要为

出发点进行思想道德培养,学生习得的道德规范,就仅仅是停留在知

识层面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并付诸实践,学生

的道德情操未获得应有的进步。只有着眼于学生的道德需要,才能使

受教育者他律转变为自律,并把它们看成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手

段。

二、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之先生的道德需要理论

陶行知先生说:“德育注重自治。所以学生自治这个问题,是自动主

义贯彻德育的结果。”[1]54自动主义说到底,是个体自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指出:“自治就是学生自己

管理自己。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想让学生

管理好自己,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心理上自认有需要。因而,陶行知在

《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中指出:“教育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

激起被教育者的兴趣,任何外部的对孩子内心的强制都会引起孩子对

抗性的反应。”[1]20也就是说,道德教育不能以强制的手段进行,

不能以单纯的灌输形式进行,而必须以学生的“兴趣”,即以需要作

为切入点。

道德需要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活动的直接动机、

持续动力,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源泉。陶行知先生说

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教育,唯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

到心的深处。”如何才能打到学生的深处呢?就不能漠视、忽视学生的

内在需要。德育规范要为学生所接受并在实现中践行,就必须让学生

自己理解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对其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就像知

道吃饭是人生存的基本手段一样。需要是行为、动机、目标的内在根

源,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思想道德规范对其成长、对其成人的意义时,

学生才会有自觉的道德行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向他人提供无

偿的帮助,这就是他们心理都有一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就会变得更精彩”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向社会、向他人奉献的同时,

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三、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知先生的认识论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教育儿童,第一步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按照

儿童的心理进行。”[1]72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

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人只有在对事物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

程中才能判断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并产生情感。积极的情感是

认识活动的动力,反之则是认识活动的阻力[2]。所以,陶行知先生

指出:“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

需要的力量为转移。”人们常说的“知之深,则爱之切;爱之切,则知

之深”就体现了需要和情感关系。没有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而强

加学生认识某些道德知识,实际上是割断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

的关系,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故而“教育儿童和承认儿童是活的,

首先就要能揣摩儿童的心理”。

四、着眼“需要“讲道德,符合陶行知以生为本思想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心。”

[1]37无论是“生活即教育”还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都把学生

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其注重“德育自治”,注重“集体生活”的德

育思想与现在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一致的。德育必须靠学生自己去

建构,自己去感受,教师只是起到搭台的作用。所以陶行知先生提出

了“道德本来是习惯的制度,自然发生,不是有人可以勉强的。……

道德是见解上的”论断。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教师越了学生的位,把学生的需要变为教

师自己的需要,学生完全变为道德知识的容器,道德需要就不可能被

激活。以需要作为道德教育的立足点,通过教师创设道德思想场景,

由学生

文档评论(0)

133****90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