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读书岩散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观读书岩散文

今年的五一,公司给了我们充足的假期,一个星期足够让我到处游玩观光。当然首先最好的旅游去处,还是回家看看爸爸、妈妈。然后决定再次参观南丰先生的读书岩,时隔二十多年了,听说经过修缮的读书岩更是美不胜收。

在我们江西省南丰县境内,位于盱江东岸,分布着几座连绵的山丘,其中正对县城南门的山丘半山腰上,有一个天然的岩洞,这个洞宽约四米左右,高则三米到五米不等,岩洞内的岩壁上光洁,干燥,岩洞里面摆放着石桌,石凳子,传说这里是南丰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兄弟几个的读书之地。

至于曾巩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岩洞里面读书呢?

相传曾巩是奉父命回家成亲,曾巩成家之后,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可是呢,在乡里读书总是安不下心,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受影响。所以曾巩就到处寻找环境良好的读书之处,于是在南丰县的城南门外的山腰上找到了这个岩洞。

岩洞下方有一股清泉,清泉的四周长满了野草,除去周边野草正好用来洗笔之用,后来便成了墨池。

曾巩搬来了桌案,床榻等东西。一切安排妥当后,便把自己的弟弟们叫来一起在这个岩洞里中研习经典。

公元1057年,曾巩和两位胞弟一同考中进士。一时间兄弟三人名扬天下,所以曾巩的读书岩也就随之而声名远播。

五月三日那天,我和小妹从水南桥出发,路经新曾巩纪念馆的后山,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登上读书岩顶部观景,那天天正下着细雨,站在高处望盱江,本来平静的河面蒙上了一层灰纱,蒙蒙一片,若显若无。若是晴天望去,白沙碧水,倒影如画,远远望去还能清晰地看清军峰山高茸入云,茶园橘海相间。

再环顾四周,连绵不断的山丘,弯弯曲曲,灌木丛林,松柏常青,修竹婀娜。在这秀丽壮观的读书岩上,小鸟也因下雨安静的窝在鸟窝里,但不屑绵绵细雨飘落满身,时不时地扑闪着身子,尖尖的小嘴不停地在身上啄来啄去,享受着雨水淋浴的节奏。

放眼望去,整座城市纳入眼中,然而迷蒙细雨却点缀着嘈杂纷繁的南丰县城,一幢幢高茸入云的高楼,像春雨中的春笋,高大挺拔直捣云霄。

左边雄伟壮观的地藏寺,气势磅礴的大石门柱隐约可见。右边孤傲的索桥上行人三五成群,宝塔山依然孤独地耸立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南塔寺的钟声清晰地在耳边回荡,右边的水南桥上是车水马龙。

我们微微闭上双眼,享受着细雨带来的清新气息。眼前的一幕幕美景在脑海里回放,美太美了,仙境也不过如此。

一阵一阵的朗朗读书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我们踏足寻音,来到了岩洞里,里面的石桌,石凳依然还在,曾巩的雕像栩栩如生,似乎曾巩三兄弟读书时的情景尽显眼前,他们在岩洞中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以粗粮充饥。

这时一对夫妻带着一位小同学也来瞻仰曾巩他们的雕像,并让小同学来体会曾巩他们当时的学习环境和他们的刻苦钻研,奋发攻读的精神。夫妻两个对小同学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听着这对夫妇引导孩子向曾巩他们学习的同时,我们姐妹也是感慨万千,曾巩三兄弟勤能补拙的精神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再看岩洞下的墨池,岩壁上刚劲有力的墨池两字,一条青石路把墨池一分为二,一块刻有墨池的牌子屹立在墨池的左上角,听老辈人传说,以前的墨池里面的水漆黑漆黑的,现在的墨池,碧绿的池水中小鱼、小龟清楚可见,它们在池子里尽情地游戏。时而游进岩缝里,时而追闹着探出水面。

青石路的上方是以前的曾巩博物馆,不过现在已经搬迁。

走过青石路,右边一块青石匾上雕刻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雕像。只见苏愈就地而盘,手拨琴弦,悠扬的琴声恍惚在读书岩里久久地飘荡,其它几个手捧书卷,姿态万千,栩栩如生。

走出读书岩,遥想曾巩当年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这里的优雅环境及曾巩刻苦努力的决心是分不开的。

相传有人曾经用一首打油诗来讽嘲曾巩,当时的打油诗是这样写道:三年一度举场开,落煞曾家两秀才,恰似帘问双飞燕,一双飞去一双来。就这样的一首打油诗并没有打击到曾巩的学习气焰,反而激励着曾巩带领弟弟们勤学不怠,经常到岩洞里幽居攻读,有时伴月吟诵,通宵达旦。

文档评论(0)

188****0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