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度小学数学下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7年度小学数学下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发挥浓厚的教改氛围功
能,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抓手,以提
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所有工
作的落脚点,遵循《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的教学研究工作中,要突
出课程改革这一中心环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
育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使课堂教学水
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强化课改意识,深化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扎实推进数学科学教学改革进程。
首先,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
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
努力实现与小学数学科学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向
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
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1)深化数学和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
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
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
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
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
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
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
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2)以“课标”为指导,以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
行为的改进为重点,以提高小数课堂教学效益为根本,向优
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要质量,向内化学生健康
的学习心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质量,努力追求课堂教
学的新境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充满问题探究的课堂,
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
(3)抓好学科研究活动。在学校的部署安排下,继续开
展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活动,突出新课标理
念、以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重点,进行“研、
讲、评、议”一条龙教研活动,充分体现集体智慧,集思广
益,
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严把“有效教学”
关,打造优质课堂。把教研组建成名师成长的摇篮、教育科
研的阵地、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
2、改变教研形式,激活教研热情
本学期,充分发挥全体数学和科学教师的聪明才智,凝
聚教学教研的集体智慧,浓厚数学教研的氛围,创设良好的
数学教研环境,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实行资源共享,
将集体备课作为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努力改
变教研形式,激活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有效地促进我
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1)改变教研形式。本学期,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
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
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
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多抛出些可研讨,具有实际意义的话
题让所有教师参与研讨。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校本教研”制
度,全力打造“小学数学走内涵发展之路”校本教研新模式。
既要立足校本,积极鼓励全员参与,明确研究专题,以成功
的课例引领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
我,提高改进教学行为的能力,努力把教学研究体现在课堂
教学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又要加强联动,放大优质教
研活动的辐射功能,借鉴成功经验,实现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的有效提升。
(2)要积极推进高效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扩大教研
活动质量和辐射面。进一步深化对“构建会课平台、加强开
放联系;切磋课堂教艺、增进智慧交流;打造精品课例、培养
优青队伍教研模式的研究,继续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的方
式,努力建立开放的教研机制。加强教师教学工作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教师树立起共同提高的
帮教意识。不仅仅是指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交流,也包括上课
前的备课交流、教学思想交流等。根据学校的教研整理规划
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力争在扎实的基
础上有所创新。
3、强化专业发展,提升教学素养
“学习”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通行证。建立学习型
组织、构建学习型学校,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是引导教师
和学生持续发展、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所学校现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