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方法精讲-判断6
(笔记)
主讲教师:徐来
授课时间:2024.03.09
方法精讲-判断6(笔记)
【注意】
1.本节课讲解组合排列,本节课的题目内容少,但做起来更吃力,因为本节
课的内容技巧性极强,如果做题不用技巧,会出现很大的麻烦,本节课没有语言
理解,纯粹用方法和技巧解题。
2.本节课讲解每道题时,老师会一直强调思路,这道题选什么不重要,重要
的是在考场上如何找到思路,同学们做题时,很多时候找不到破题点在哪,本节
课就是帮助大家找到破题点。
第二节组合排列
例:甲、乙和丙,一位来自东京,一位来自巴黎,一位来自浪漫的土耳其。
现在只知道:丙比东京人的年龄大,甲和巴黎人不同岁,巴黎人比乙年龄小。
你猜:甲、乙、丙分别来自哪里……
特征:
1.两组及以上对象
2.对象之间的关系
【注意】组合排列:
1.题干中给出两组甚至更多的信息,如甲、乙、丙分别来自哪里,并且给出
信息之间关系,如“丙比东京人的年龄大,甲和巴黎人不同岁,巴黎人比乙年龄
小”,要求猜甲、乙、丙来自于哪里,为典型的组合排列题,逻辑性特别强,类
似“柯南”。
2.题型特征:有两组及以上对象,且给出两组对象之间的信息,要求通过信
息之间的关系来判定“谁是谁”的结果,为组合排列题。
考点一:排除法、代入法
1.排除法:读一句、排一句
例:甲、乙和丙,一位来自东京,一位来自巴黎,一位来自浪漫的土耳其。
现在只知道:丙比东京人的年龄大,甲和巴黎人不同岁,巴黎人比乙年龄小。由
1
此可以推出:
A.甲来自于巴黎,乙来自于东京,丙来自于土耳其
B.甲来自于土耳其,乙来自于巴黎,丙来自于东京
C.甲来自于东京,乙来自于土耳其,丙来自于巴黎
(1)快速找到“谁是谁”
(2)快速确定“谁不是谁”
【注意】组合排列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和代入法:
1.考试中不是遇不到排除法和代入法,而是不知道在哪里用,其实很多题目
都会用到,在最近的考试中,代入法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本节课学习什么时候用
代入法/排除法(排除思维)。
2.排除法:读一句、排一句。如题干为“甲和乙一起出现”,某选项“只有
甲,没有乙”,则直接排除该选项,读一句有用的信息,看一下选项,不符合题
干要求的选项直接排除,为排除法。
3.例:根据“丙比东京人的年龄大”,很多同学会想到“丙>东京人”,除
此之外,还可以得到“丙不来自于东京”,则出现“丙来自于东京”的选项排除,
即排除B项。根据“甲和巴黎人不同岁”,可知“甲一定不是巴黎人”,排除A
项,C项当选。读一句题干的信息,排除一个错误选项,排除到有答案为止。
4.什么情况适用排除法:观察例题的选项,每个选项都对题干的匹配情况进
行完整的猜测,即每个选项都把甲、乙、丙三个人的情况表述出来,这种情况称
为选项信息完整。当选项内容比较完整时,优先用排除法,因为选项内容完整,
比较容易排除,如果选项只给出“甲来自于巴黎”,没有给乙和丙的情况,则不
容易排除。
5.什么是选项不完整:如选项为“A.甲来自于……;B.乙来自于……;C.
丙来自于……;D.丁来自于……”,为选项不完整,因为单看某一个选项并没有
把甲、乙、丙、丁都说明。
6.排除思维:很多同学都喜欢快速找到“谁是谁”,如快速找到“甲来自
于……”,但组合排列题往往不告诉“谁是谁”,所以需要快速确定“谁不是谁”,
这种思维称为排除的思维。
2
【例1】(2023广东)某中学计划抽调一批骨干教师前往西部地区支教,学
校计划抽调2位高一老师、1位高二老师和1位高三老师,并且这4位老师所教
科目应各不相同。已知各年级候选人如下:
①高一:历史老师甲、地理老师乙、政治老师丙。
②高二:地理老师丁、语文老师戊。
③高三:政治老师己、数学老师庚。
则以下人选符合要求的是:
A.甲、乙、丁、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言语理解与表达】公务员考试辅导·笔试系统讲义(2025国考版).docx
- 2024.03.01方法精讲-资料3牟立志(笔记).docx
- 2024.03.01方法精讲-资料3牟立志(笔记).pdf
- 2024.03.02方法精讲-资料4牟立志(笔记).docx
- 2024.03.02方法精讲-资料4牟立志(笔记).pdf
- 2024.03.04方法精讲-判断1程永乐(全部讲义本节课笔记).docx
- 2024.03.06方法精讲-判断3程永乐(笔记).docx
- 2024.03.06方法精讲-判断3程永乐(笔记).pdf
- 2024.03.07方法精讲-判断4程永乐(笔记).docx
- 2024.03.07方法精讲-判断4程永乐(笔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