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7篇
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篇1
用活教材盘活课堂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依据和物质基础,但在教
学中过分的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把一
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变得沉闷、单调、乏味,那么,教
学就会犹如一张网、一团麻,很难做到纲举目张,教材反而
成了我们搞好教学的瓶颈。可见,处理好教材,才能上好一
节课。教师要在深刻领会教材蕴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理念的
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组织,合理的分析和解读
教材,既尊重教材,又正确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灵活地
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延伸、改编,这
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轻松又实在。
一、不求全,而求变
不可否认,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系以及隐含其中的教育
理念是影响教师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教材所安排的内容
是否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是否能为
学生已有的基础所接受和认可?事实上,即如人们所普遍了
解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关于教材与教师教学活动之间新的定
位:教师应当用教材去进行教学,而不只是教教材。这也就
1/16
是说,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正确理解教材,首先是站在知
识系统的高度全面掌握一个课时的知识点,其次是在教学目
标的指引下确定重难点,最后是联系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合理
选择教学内容,必要时对教材的安排灵活变通,或“删”或
“增”。在北师大三年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教学
中,教材涉及的内容就非常多,从例题看:有被除数的首位
不够除;有笔算除法的首次验算(其中又包括没有余数和有
余数的两类)。从习题看:有商的大小比较;有对剩余的不
同处理。一个课时涉及五个新的知识点,试想:要使一个三
年级学生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内对五个新知识点理解、接受、
消化,可以吗?当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教师就
要对教材作出大胆取舍,本课时紧承前面的教学内容,被除
数首位不够除、笔算除法的验算无疑是重难点,为了突破这
一重难点,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删除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对
剩余问题的不同处理两个知识点,同时弱化商的比较这一知
识,这是“删”。而在导入阶段增加口算420÷6,并通过分
解图展示口算和思考过程,这能有效地迁移学法,理解“首
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的算理;在学习了首商之后,及时在
反馈练习阶段增加确定首商的专项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和应用,这是“增”。如此删、增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
用新知,学习轻松了,课堂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因此,“不
求全,而求变”可以看成数学基本技能教学所应遵循的一条
2/16
基本原则。
二、不求全,而求联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特别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普遍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呈现模式,内容生动,对学生也有
极大地吸引力。但观北师大新教材,课本以大量篇幅创设情
境,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而将对于知识的解释、应用与拓展
反而隐含于练习之中。这样的安排就有可能割裂数学知识链
条,淡化了数学本质内容的探究。事实上,我们决不能弱化
数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那
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某些内容安排次序作出调整,可能
更有利于鞭辟入里,使数学知识前后连贯更加顺畅,学生的
思维也随之顺畅。还是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三)》的教学,教材中的例1(468平均分成6份,每份
是多少?)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被除数的首位不够除,
而紧接着安排的试一试则是被除数的首位够除的练习,这是
上一课时已经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大胆地将这一内容调到
例1之前,作为铺垫题,达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提取笔算
除法要点的目的。这样既分散了练习,又将新旧知识顺畅地
联系起来,对新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解释作用。再看北师大
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教学,紧承正比例知识,我们完全
可以直接运用例2(王叔叔游长城,选择不同交通工具的速
3/16
度和所需时间的关系)、例3(分装600l果汁,分的杯数与每
杯的果汁量之间的关系)的情景,在与正比例的比较中理解
什么样的量能成反比例关系,而例1中出示的和是12的加法
表、积是12的乘法表倒是适合学生在认识了反比例之后对两
种不同的情况作出哪种数量关系成反比例的判断,同时在乘
法表中,把积是12的方格圈起来,连成了一条曲线,这正是
反比例图像的直观表现,对后面观察与探究反比例函数图像
起到很好的导入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