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愚公移山-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docxVIP

06愚公移山-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愚公移山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高万仞(______)???冀州(______)???穷匮(______)???孀妻(______)???箕畚(______)???始龀(______)

亡以应(______)???荷担者三夫(______)???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一厝朔东(______)

【答案】????rèn????jì????kuì????shuāng????jīběn????chèn????wú????hè????chéng????sè????cu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荷hè。

2.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答案】D

【解析】

A.句意是: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正确的停顿: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句意是: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正确的停顿: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句意是:河湾上的智叟讥笑着阻止他干这件事,说。正确的停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句意是: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正确的停顿: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始一反焉

C.惩山北之塞 D.无陇断焉

【答案】C

【解析】

A.“惠”同“慧”,聪明;

B.“反”同“返”,往返;

D.“陇”同“垄”,田埂;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于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而山不加增?????博闻而强识

C.以残年余力?????以顺为正者

D.虽我之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答案】D

【解析】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中两个“于”分别为“向”“到”的意思;B项中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关系和并列关系;C项中两个“以”分别为“凭借”“把”的意思;D项中两个“之”都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故选D。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也

【答案】B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B项“其”是语气词,其它三项“其”都是代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从侧面衬托了愚公移山“不已”的坚持不懈和被帝所感之“诚”。同时,作品的结尾就是山被移走了,这样的结果就蕴含着作者(或者说文本所呈现的)的情感态度:对愚公移山肯定的和赞扬。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神灵的出现使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7.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呼尔而与之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和C项中的“而”表转折,可以翻译成“却”;A项中的“而”表示修饰;B项和D项中的“而”表示承接。故选C。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 B.何苦而不平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且焉置土石

【答案】D

【解析】

A.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B.古义:担心什么;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