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服务的“现代化”.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司法服务的“现代化”

一、误区与偏差

“为人民服务”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曾经根深蒂固于全中国百姓的心底,一度更成为

考量我国家机关和全体公务员工作态度和行为作风的基本标准。就审判机关而言,从“马

锡五审判方式”的审判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坐地问案”、息讼定争到我国审判机关协同各

界展开“三五普法”等等,“服务”的思想、意识一直持久地作用于我国的司法机关和人

员。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国司法机关为经济发展、法制建设作出了

巨大贡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第九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

中提出人民法院要“强化服务意识,弘扬司法文明”。以此为契机,最高人民法院号召全

国法院系统树立服务意识,推行“亲民、便民”改革措施。然而,在最高人民法院以“亲

民、便民”为中心的司法服务方针下达后,实务界有不究缘由,盲听盲从者;有观望、徘

徊,忧郁不决者;亦有怀疑、腹诽,举步怠前者。究其缘由,我们认为,要重塑现代司法

服务的理念,确存在种种障碍与误区。

(一)理论的误区。在建国后数十年,包括审判权在内的司法权运作的独立程度极低,

在相当长时间内司法机关甚至缺失。司法权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行政权附随的角色。如今,

尽管受国体所囿,我国政体无须“三权分立”,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已为宪

法所确立,国家权力重心有向司法机关倾斜的趋势,随着我国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的发育,

法院作为审判权力机关在“创建一个限制专横官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约束机制”[1]

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有观点认为,司法界大可不必再坚持早先源于“行政

权付随角色”的服务理念,审判权力中心论、司法独立、制约行政权等应当成为时代所需

的理论主导。屏弃司法“绝对工具论”的同时,将司法服务与审判权独立相对立,此乃理

论误区之一。“在文明社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都被承认具有某些与生俱来,不言

自明的权利;而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公民又把一些权利以权力的形式赋予国家。以权利

制约权力,以权力维护权利,社会就在这种权利和权力的相互制衡和尊重中运转着”。

[2]故在强调权力独立论、中心论的同时,勿忘权力的“本能”之一乃维护权利为权利

实现而服务。

近年来,西方司法制度乃至司法理念的引入与移植在中国司法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中,正当程序的独立价值,司法的中立性与被动性等理念被“广为传诵”。“中立”作

为司法程序的公理,勿庸质疑。然,“司法服务怀疑论”认为,“法律具有超越政治的独

立性,它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行,不为任何政治利益所左右。这要求法院在适用法律的时

候完全根据法律和理性行事,……落实到具体解决纠纷的法官头上,要求法官在行使司法

裁判权时切实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3]同时,“与立法权和行政权的主动性

相比,司法权……审判权的行使具有明显的被动性特征”,[4]若倡导司法的服务功能,

易迷失司法的被动与中立。因噎废食,此乃误区之二。中立性与被动性确属司法程序的普

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认为,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皆须为统治

阶级利益服务。在遵从司法规律,不违背司法正当程序的条件下,司法仍应当为服务于国

家利益。

(二)观念的偏差。司法改革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为“树立司法的权威性”,“政府

行为和私人行为对法律的依赖要转化为对法院的依赖”。[5]司法权威观念本无谬误,

但在树立司法权威过程中,伴随产生了一种观念:“亲民、便民”易令司法丧失“使人敬

畏的尊严”,[6]此为偏差之一。诚然,“国家法律必须保持一定的震慑力和权威性”,

[7]而“司法越具有权威性,则表明法律越具有权威性”,[8]但司法的权威性应当

“并不是指法官应当具有高高在上、使人惧怕的威严的威慑力量,也不是指法院应当象封

建衙门那样使人感到恐惧”,“……也不应当使人民产生心理上的隔膜和畏惧,相反,而

应当使人民感到亲切和心理上的认同”。[9]不仅如此,“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

根本目的都不应当是为了确立一种威权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

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10]“司法的权威性和民主性是密切联系

在一起的”,“司法只有具有民主性,才能真正体现司法的权威性”。[11]尽管司法的

民主性在学术界尚有争议,[12]但我们认为,司法的民主性是我们倡导现代司法服务理

念的根基之一。然而,在培育司法服务理念、倡导司法民主的同时,要避免“司法应与民

众打成一片”的观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