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docxVIP

考点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仰韶文化中期的阎村类型分布在河南省的中西部,以出土专门烧制用作二次葬葬具的“伊川缸”而著名。汝州洪山庙遗址有大型的集体二次葬发现,葬具上饰有面具、动物、植物、天体(日月)、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形象。以上史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等级制度的出现 B.原始宗教的形成

C.手工业比较发达 D.生产生活的面貌

2.夏桀、殷纣贪吃好饮的“罪行”引起当时人们的切齿愤恨,于是对于放纵饮食的声讨就成为普遍的社会舆论,乃至希望子孙永保福禄的统治者把象征贪吃的饕餮铸在鼎或其他青铜礼器上,传给子孙希望他们世世代代永以为诚。这反映了()

A.生产原始和生活水平低下 B.儒家对暴政现象的深刻反思

C.勤俭节约的风气源远流长 D.青铜器铸造着意于社会教化

3.殷商时期统治者及天下百姓一向持“天命有常”的观点。公元前1046年,“小邦周”取代了“大殷商”,周的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惟德是辅”等一系列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思想。这一思想()

A.为新政权巩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B.是先秦神权体系崩溃的表现

C.反映出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 D.构建了封邦建国的思想基础

4.孟子认为,仁政的施行应该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就开始分配井田。荀子主张国家应该按照耕地面积标明经界的方式授田给农民,以此来避免纷争。据此可知,二者()

A.强调国家要履行经济职能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恢复西周的井田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荀子强调“称情而立文”,认为礼法制定应当以情文统一为根本原则,以成就道德人格为终极目标,而反对独立于礼的“法”。强调道德自觉意义上礼与法的统一。由此可知,荀子主张()

A.制定法律要符合国情 B.“重法”以“隆礼”为前提

C.确立社会的道德规范 D.人性本善、加强教化

6.秦代里吏有典、老二职,典、老由里人推举同里居民担任,通过乡啬夫上报,由县级长官除授。秦律明确规定,典、老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在本里中产生,无须避籍,与县乡长官在地方行政体系中的定位不同。此举()

A.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 B.有利于地方的治理

C.体现了一定民主色彩 D.便于政令迅速传达

7.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认为,秦“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陆贾的这一言论主张()

A.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B.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C.完善国家治理的措施 D.改革秦朝的法律制度

8.汉武帝时,匈奴屡次进扰边境,以牧羊致富的河南郡人卜式因多次向政府捐献财物而拜官封爵,《史记》记载:“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这说明当时()

A.百姓政治觉悟普遍较高 B.先秦儒学成为官方学说

C.统治者大力提倡忠义之举 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9.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会诸儒讲论五经”,讨论成果由班固等人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并通行全国,书中规定了合格大臣的标准是“善称君,过称己”,合格儿子的标准是“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汉章帝此举意在()

A.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推行官方意识形态

C.提高公民道德水平 D.变革选人用人模式

10.据某学者的研究,西汉正式册封的皇后共16位,出身低微或者普通的有6位;东汉正式册封的皇后共15位,除灵帝时期的何皇后出身屠夫之家外,其他皇后皆出身豪门。这一变化反映了两汉时期()

A.官僚政治的基础受到侵蚀 B.外戚专权的问题日益严重

C.豪强地主的政治影响增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减弱

11.《史记·滑稽列传》是一篇为优伶专门著述的文章。优伶是指古时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地位低下,而司马迁却为优伶单独立传(因为他认为优伶能“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与李广、韩信等并列。《史记》的这种体例安排体现了司马迁()

A.具有强烈的儒家民本思想 B.呼吁应不断改进谏议制度

C.希望朝廷完善察举征辟制 D.肯定底层群体的正向价值

12.学者张博泉从“中华一体”论的思想出发,将中国古代“先秦—秦汉隋唐—辽宋金—元明清”的发展历程按照“中华一体”“天下一体”的区别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其中“天下一体”强调王权下国家的统一发展,“中华一体”强调民族交融下国家的发展。据此,秦汉隋唐这一历史时期对应的阶段应是()

A.“前中华一体” B.“中华一体”

C.“前天下一体” D.“天下一体”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同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做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