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第6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政权更迭、江南开发

学习难点:民族交融

【教学环节】

第一章

政权更迭

1、199年-200年,官渡之战,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

1、魏国: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2、蜀国: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3、吴国: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曹魏:继承汉制,巩固对黄河地区的统治,在西域设戊己校尉,对西域进行管理。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二)西晋的短暂统一

1、统一历程

①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②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③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统一意义: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西晋短暂统一原因:

①根本原因:宗室诸王争权夺势(八王之乱),政治动荡,秩序混乱;②统治阶级奢侈腐化激化阶级矛盾;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晋书》

③直接原因: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夺权(五胡内迁)

(三)东晋

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刘汉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大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2、门阀士族政治——东晋政治的基本特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从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①形成原因:

A.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政治原因: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削弱,皇帝依赖士族支持。

C.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为士族提供政治保障。

D.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提供经济保障。

②主要特征:

A.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B.经济: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C.文化:崇尚清谈和玄学,担任清官。

(四)南朝

1、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四个王朝都定都于“建康”,加上之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统称为“六朝”。六朝古都——南京

(五)十六国

与东晋同时期的北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六)前秦统一北方与淝水之战

(1)统一北方时间:4世纪下半叶

(2)淝水之战时间:383年

双方:东晋和前秦

结果:东晋打败前秦

失败原因:前秦政权内部各族未充分融合,统治基础脆弱,战略战术失当。

影响:前秦迅速崩溃,原先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乘机独立,黄河以北又再陷入分裂的状态。

(七)北朝的结束

576年北周灭北齐

581年杨坚代魏,建立隋朝

588年隋灭南陈,统一全国

第二章

民族交融

1、东汉以来:五胡内迁

①原因

A.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B.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

C.中原内乱,军事力量薄弱。

②影响:

A.激化了民族矛盾。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流融合。

C.北方汉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建立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历史上称为“十六国”。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

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

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即位后的16年中,就发生了29次农民起义……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节选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治,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意义

材料一: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