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docxVIP

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E、活字印刷

2、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

D、隋唐盛世

3、题目:下列关于夏朝建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C、夏朝的都城最初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D、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

4、题目: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A.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对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

D.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6、题干:以下哪位人物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

A.王之涣

B.杜甫

C.白居易

D.鲁迅

7、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8、题干:在以下历史人物中,哪位是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

A.邓小平

B.陈毅

C.叶剑英

D.邓颖超

9、题干:以下关于夏朝建立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夏朝是由禹建立的,定都于安阳

B.夏朝是由启建立的,定都于郑州

C.夏朝是由汤建立的,定都于西安

D.夏朝是由商汤建立的,定都于安阳10、题干:以下关于商汤灭夏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商汤灭夏后,定都于亳

B.商汤灭夏的原因是夏桀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C.商汤灭夏后,商朝开始进入繁荣时期

D.商汤灭夏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1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开始?

A.奴隶社会的瓦解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建立汉朝

D.东汉建立

12、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称为“汉武帝”?

A.刘邦

B.刘邦的孙子刘启

C.刘邦的曾孙刘彻

D.刘邦的弟弟刘肥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记》以其独特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请简述《史记》的作者、成书时期以及全书的篇章结构。

2、结合所学,分析《史记》在史学上的主要特点。

3、阅读材料中提到,《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题

材料一: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采取了“退避三舍”的策略,最终大败楚国,使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材料二: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君主要以民众的利益为重。

材料三: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采取的“退避三舍”策略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中的两个实例,并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第三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国之路。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发动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请列举两个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请简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分)

第四题

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各种救国方案纷纷涌现。以下是一段关于当时救国方案的描述: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部分人主张‘实业救国’,认为发展实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另一部分人则主张‘教育救国’,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还有人主张‘科学救国’,认为科学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动力。然而,也有人提出‘民主救国’、’宪政救国’等观点,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国家问题的根本途径。”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当时主张救国方案的主要有哪些?

2、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些救国方案有哪些共同点?

3、结

文档评论(0)

hdsw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