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疣粒野生稻资源异位保存技术规程》.pdfVIP

《海南疣粒野生稻资源异位保存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22

HNBX

海南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

T/XXXXXXX—XXXX

海南疣粒野生稻资源异位保存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Ex-situConservationofOryzagranulataResourcesin

HainanProvince

(征求意见稿)

2022-10-18

(本草案完成时间:)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海南省标准化协会发布

T/XX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海南省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清杰、云勇、邢福能、严小微、周世圳、任军方、王惠艰、韩义胜、翟李楠、

赵明超、肖晓蓉、李亚鹏、周帮纪、王晴瑜、李恩仁。

I

T/XXXXXXX—XXXX

海南疣粒野生稻资源异位保存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南疣粒野生稻(Oryzagranulata)种质资源异位保存的内容(包括种质材料获得、

试种观察、编目与繁殖、入圃保存、种植与挂牌)、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疣粒野生稻资源的种质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2175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野生稻

3术语和定义

NY/T21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疣粒野生稻Oryzagranulata

禾本科(Graminear),稻属(Oryza),疣粒野生稻种(Oryzagranulata)。基因组为GG,二倍

体,染色体数2n=24。

编号Number

种质圃对入保存圃种植保存种质的顺序编号。

复壮Rejuvenation

对种质圃中濒临死亡或衰老的植株进行技术管理,以达到恢复其正常生命力的过程。

4保存工作程序

种质资源获得

获得途径:从野外收集的种质;相关单位或个人送交保存的种质。

收集获得的种质能够直接再生的种质材料包括:种子、幼苗、根茎等。

在接收种质的同时应获取必要的种质基本信息,包括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地理信息,原保存

单位编号,采集号或引种号,提供者,种质材料的类型、数量和状态等。

试种观察

通过种植对种质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进一步核实确认其身份,并进行相关特征特

性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剔除与保存圃内重复或没有保存价值的种质。试种观察的工作内容详见《农作

文档评论(0)

花开富贵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