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全套复习提纲(精华版) .pdf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全套复习提纲(精华版) .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全套

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2课复习提纲

【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

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

形成。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

家所创立的诸多学派。

诸子百家代表: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

子;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兵家:——孙子、孙

膑;等等。

【百家争鸣】:诸子各家,按照本阶级(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

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和私田

的兴起,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

条件。

②分封制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奴隶制的逐步瓦解与封建制的兴

起,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阶层纷纷寻求代言人,士阶

层崛起,提出各自施政方案,促进文化繁荣。

③“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

分自由的思想家。

④各国纷争动荡的局面下,各国国君都想称霸争雄,竟相礼贤下

士、招揽人才,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

1

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和军事纷争等社会各种局面的变化动荡)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

境,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主张,形

成不同派别,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相互间进行激烈的争辩,出

现百家争鸣局面。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诸子百家的众多领域的理论思想,极大的促进了当时文化的繁荣

和发展;也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

则(礼);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道、辩证

法);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在很大

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百家争鸣局面的演变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秦朝的法儒之争→

西汉的道儒之争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结束。

(二)、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各

主要思想主张影响

①政治学说(“仁”、“礼”是其思①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

想核心):A、“仁”:仁者爱始人。

儒人,遵循“忠恕”之道,构建和谐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

孔子

家社会;B、“礼”:“克己复礼”,“正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

名”,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

(体现其保守一面)C、“为政以文化的主流。

2

德”: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②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的文化品

政、任意刑杀。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

②天道观(哲学观点):“敬鬼神响。

而远之”,把探讨解决人世间的实③孔子为中国思想文化(整理“六

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以人为经”,文化传承)、政治、教

本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啊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