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整合 能力提升.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整合 能力提升.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元整合·能力提升1构建·知识体系2明晰·主题整合01构建·知识体系02明晰·主题整合一、不同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状况1.夏商周时期(1)奴隶社会时期,学校设立的目的在于培养统治人才。(2)商周奴隶制国家的大事是祭祀和战争,关于祭祀和作战的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另外对礼乐教育也很重视。2.春秋战国时期(1)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强大,社会处于大分裂、大动荡时期。(2)私学兴起,“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被打破,教师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3)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大规模招揽有才能的人,士阶层兴起。3.秦汉时期(1)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统治集团在制定适合中央集权的文教政策的过程中,经历了由秦朝的法治教育向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德治教育的转变。(2)董仲舒尊崇儒术、兴太学的建议被采纳后,尊儒、教育、选士三者之间紧密结合。汉朝中央官学与地方私学等各类学校发展起来。4.唐至清前期(1)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书院教育在宋朝时成为一种正式的学校教育制度。北宋学术的发展开始全面系统地依托书院及其讲学活动。(2)明朝中后期,随着官学教学功能的日渐丧失,书院承担了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心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书院的发展。(3)清代统治者通过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为科举取士服务。5.晚清时期(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封建统治格局被打破,中国教育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洋务学堂、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设的学校为中国培养先进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中国的留学活动以洋务运动时期的幼童赴美留学为开端,在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时期形成留学潮。留学生促进了西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引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6.民国时期(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大学出现研究和讲授国学的热潮。(2)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旨在激发时人的民族自豪感。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学生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科技、教育等领域。从1949年到1956年,很多海外学子返回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2)改革开放时期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的开放色彩,除单一归国服务的传统模式外,还有中外结合或来去自由的国际合作新方式。二、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1.书籍: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造纸术、印刷书的发明,有利于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2.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古代传统教育还是近代大学的设立,教育在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图书馆和博物馆:本身就是为了文化典籍、遗产的保存,以及文化的传播而设立的。4.宫室和陵墓等建筑:埃及金字塔、中国故宫、希腊雅典卫城等,都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存在。5.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节日、宗教、民族语言等,既是一种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