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VIP

公开课教案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三单元第6课第2框??

【教学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采用了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核心理论,让学生参与课堂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究理论知识,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以实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本框题分为三个目。

(1)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中华文化表现为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即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文化又表现为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看: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有助于本框只识的学习。

【学法和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采用问题研讨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动口、动脑,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

教法分析:联系实际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并与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说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一,识记我国文学艺术、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及世界的意义。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二,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及区域文化的成因。

3、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三,分析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力量》,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教学难点】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研讨教学法、联系实际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手段】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导

2012年5月14日,一部美食类纪录片在CCTV1《魅力记录》栏目首播受到观众的追捧。在这部纪录片里,中国美食更多地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问题]大家能够猜出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吗?

学生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的相关介绍。

引出“”“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

教师观察、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上的三个问题

各学习小组组长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汇总答案,确定本组发言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问题]

想一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关于吃的描述?中国古代为了解决“吃”的问题,产生了哪些科学技术?

教师课件展示与“吃”有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总结]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我国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应用,具有实用性的整体性的特点。

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列举与“吃”有关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领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的辉煌成就,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感受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问题]

谈一谈,大学期间,你去看望高中同学,他们分别在山西、四川、江苏、广东上大学,你觉得他们会用哪些特色美食招待你呢?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区别?这些不同地域饮食文化之间有何关系?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山西、四川、广东、江苏四个区域的饮食特色。

[总结]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列举山西、四川、江苏、广东四个区域的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