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要点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斯腾:心理发展是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
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
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系统、详尽地了解个体量变与质变的规律。还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存在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之处,被试的数量受到局限;在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此外,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纵向研究也同样存在着“时代变迁”效应,
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意义是有助于检验、修正并完善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
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新生儿期(出生~1月);乳儿期(1月~1岁);婴儿期(1~3);童年早期(3~6、7);童年中期(6~11、12);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青年早期(14、15~17、18)。
二、儿童生理及动作的发展
1、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出生-2岁;2岁-青春期;青春期:男13-15,
女1-13;15,16岁到成熟
2、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身高和体重头尾原则远近原则
3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脑重量增加,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儿童脑电图随年龄增长,有规律,频率升高,脑反射活动。作为神经系统有无障碍,是否成熟的指标。
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三、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视觉偏好、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概念
反射行为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最后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或消失,这是习惯化。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刺激,能将新旧袭击加以区别,是去习惯化
视觉偏好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茨出现偏好说明他们能区分两个刺激,也可以判断他们喜欢哪一刺激。
2、“视崖”实验、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吉尔森和瓦尔克做过“视崖”实验。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