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中医词典【拼音H2-H5速查】
中词词典
(拼音H)第二篇
寒痰
病证名。痰证之一。
①即冷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若“外寒
而生者,……二日寒痰,即冷痰也。骨痹,四肢不举,
气刺痛,无烦热,凝结清冷,宜温中化痰丸、温胃化痰
丸。”参见冷痰条。
②指痰病体质,每遇外感寒邪,则发喘咳者,《泰定
养生主论》:寒“痰者,因冲冒风凉、不节之气而然
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痰
唾...”
③指虚痰。《医学入门》卷五:“聚于肾,多腰膝酸
软,腰背强痛,肢节冷痹、骨痛,名曰寒痰,又名虚
痰。”又谓:寒“痰因形寒饮冷,色深青黑如灰,善唾,
或喘。轻者,五积散、蕾香正气散;重者,温中化痰
丸、古半硫丸。”参见虚痰条。此外另有肾经寒痰,痰多
而稀,内有黑色小点,足厥冷,心恐怖,兼有小便急
痛、脉沉等,沈金鳌主张用胡椒理中丸加南星、半夏治
疗。(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参见肾经寒痰
条。
寒温
①病名。《杂病源流犀烛,春温病源流》:“……病
温,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名曰寒温。”症见发
热,咽痛,口苦,微恶寒等。治以清解热毒为主,用黄
苓汤加桂枝、石膏;或以葱豉汤先治表,再用黄苓汤加
味方;甚则可用蕨蕤汤加减。参见伏气温病条。
②冷暖。《灵枢•卫气失常》:“人之肥瘦大小寒温;
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灵枢•师传》:食“饮衣服,
亦欲适寒温。”
《寒温条辨摘要》
温病著作。又名《瘟疫条辨摘要》。二卷。清•杨
璇、陈良佐原著,吕田集录,刊于1811年。吕氏推崇
真如陈氏所著《二分晰辨》,并赞扬《寒温条辨》一书
“使寒温之辨,朗若眉”(见引言),遂摘其要。首辨
温病与伤寒在病源、脉症及有关治疗方面之异同。其次
分述多种温热病症及有关杂病证治,兼及妇女、小儿温
病等,可供临床参阅。现存初刻本等十余种清刻本及
1941年上海医学书局铅印本等。
寒无犯寒
治疗学术语。指季节用药规律,在寒冷的季节一般不
用寒性药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无犯热,寒
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
寒无浮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
例》。寒性药一般是向里向下,所以没有升浮的作用。
寒痫
病证名Q感寒即发的痫证。症见突然仆倒,不省人
事,发出尖叫声,口涌痰涎。小儿内伤脾胃,外感风
寒,结于胸膈之间,遇风寒即发。治宜温中化痰,用导
痰汤。并可灸膻中、内关、涌泉、劳宫。
寒邪
六淫之一。详该条。
寒泄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之腹泻。《灵枢•邪气脏腑
病形》有“冬日重感于寒即泄”之载述。刘宗素谓:”又有
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鹫澹者,是寒泄也。”(《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丹溪心法•泄泻》:“寒
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
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已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
者,八味汤。”亦可以干姜末3-5克,米饮兑服.参见泄
泻、寒泻等条目。
寒泻
病证名Q见《证治要诀》卷八。即寒泄Q多因寒气内
袭,脾胃阳虚所致。《时病论》卷三:“盖寒泻致病之
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
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后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