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

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为深入贯彻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有色金属行

业碳达峰工作,根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结合《工

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

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

的关系,围绕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总体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冶炼产能规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

节能降碳、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着力点,提高

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效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确保如

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二)工作原则。

1

坚持双轮驱动。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有色金属行业

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

极性,多措并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产学研用

协同,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低碳零碳技术开发,

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坚持重点突破。强化全流程、全过程碳减排理念,紧盯能耗量

大碳排放量大的大宗品种、冶炼等关键环节、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

环境脆弱重点区域,精准施策突破碳达峰瓶颈问题,带动全行业能

效和碳减排水平提升。

坚持有序推进。统筹考虑碳达峰工作与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

行、保障有效供给、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系,尊重规律,实

事求是,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

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

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十五五”期间,有

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

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确保2030

年前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

二、重点任务

2

(一)优化冶炼产能规模。

1.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

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办法,研究差异化电解铝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压

实地方政府、相关企业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严控电解铝新

增产能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牵头,生态环境部参加)

2.防范重点品种冶炼产能无序扩张。防范铜、铅、锌、氧化铝

等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加快建立防范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化、法治

化长效机制。强化工业硅、镁等行业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高水平

的供需动态平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建和改扩建冶炼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备

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等政策规定,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能

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清洁运输、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等要求,国家

或地方已出台超低排放要求的,应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大气污染防

治重点区域须同时符合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煤炭减量替代

等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能源局按

职责分工负责)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4.引导行业高效集约发展。强化低碳发展理念,修订完善行业

规范条件,支持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

促进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优势企业集聚。完善国有企业考核体系,

3

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或减碳战略合作。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集中集

聚发展,提高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单位产品

能耗和碳排放。(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按职责分

工负责)

5.强化产业协同耦合。鼓励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

群化发展,通过减少中间产品物流运输、推广铝水直接合金化等

文档评论(0)

159****52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石膏建材、电力金具、教学设备等行业技术、销售、行政等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