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统考卷语文作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1高二统考卷语文作文

很多同学想写出一篇满分作文,那么高二统考的满分作文是怎样的呢?大家知道怎么写好这作文吗?下面xx给大家分享2021高二统考卷语文作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2021高二统考卷语文作文1

中国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由清浊两气组成。清气上升,成为天空,浊气下沉,成为大地。气是古人对天地,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到了后来。文人墨客赋予了气新的含义。它可以是人的修养与品质。也可以是铮铮傲骨,豪迈壮志。在我看来。气是人们对人生的态度,也是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可以被称之为气度。

气度可以分为很多种。待人温和是一种气度;忍让他人是一种气度;身处淤泥,胸怀壮志,是一种气度;兵临城下,笑谈自若也是一种气度。一个人的气度,往往决定着他接下来的行动。如若有鸿鹄之志,更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必然以己身证己志,即使不能建功立业也可流芳百世。如果心胸狭窄,鼠目寸光。莫说清史留名。就是自己安稳的生活,也未必能得到保证。

所以说,秉持的态度决定了接下来的道路。那么。什么样的气度才能使我们踏上正确的,成功的道路呢?

第一,正直。无论生活贫困或者富贵,无论身体健康或病痛。无论世界赋予了多大的困难与挣扎,都必须需要持有正直的气度。君不见,商纣王在肉池酒林中是何等的快活。但他忘记了黎明百姓的疾苦。失去了作为君王的正直之心。不听善言,耽于美色,最终沦落到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而辛弃疾则与他相反。他一生为国奔波,即使难得重用,也不忘自己对侵略者的痛恨。他的正直。使他写出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名篇名句,为后世传颂。

其次,善良。这里的善良与普通的善良不大相似。它更接近于一种容忍,容忍他人的小差错,容忍他人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一种善良。周总理曾说过,求同存异。这也正是我们对他人包容的善良之处。

最后,温和。待人温和说来是很简单的,但做起来确实有困难。谁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但几千年来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温和,是待人接物不远不近。既不过分亲昵,又不显得疏离。诸葛亮可以称得上温和二字。在他出征南蛮期间,朝堂上有人数次挤兑于他。他办事回朝后。并不因此责罚那人。反而是以礼相待。诸葛亮对待政敌,既不将他提挤出朝堂又不明嘲暗讽。反而一再谦让那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气度吗?

秉持气度。用宽容待人的态度,用胸怀壮志的豪迈,用正直刚强的品质,使我们脚下所踩的道路宽阔,正确,而平坦。

2021高二统考卷语文作文2

有些人说:“这是民族文化最坏的时代。”

不可否认,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愈发广泛,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外来文化。自然有人喜欢,于是推崇,兴起一阵又一阵“外来热”,却凉透了那些钟情于本土文化的心,于是他们便本能性地进行抵抗,认定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可事实真如他们所想的这般消极吗?我想,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不应抱有这般悲观抵触的想法。我认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应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才是对民族文化有利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本身就十分多元化的国家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对民族文化有利的吗?非也。将其丝毫不损、一成不变地、像封存艺术品般冰封永存是对民族文化有利的吗?亦非也。民族文化不是亘古不变的雕塑画作,它可以是混乱割据时期的百家争鸣,也可以是安稳祥和时期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它可以是国家在危急存亡关头时悲慨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也可以是民族兴盛之时简洁明了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份民族文化是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是拥有生命的灵魂,因此将它放置属于它的天地中,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它蓬勃发展才是对它最有利的。

当明确了这一想法后,我们看看外来文化是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再清澈的潭水,如果没有任何波澜,不流动,很快会变得污浊不堪。而对于民族文化这潭水,外来文化就是使它流动起来的一大动力源。外来文化的出现,一定会刺激本土民族文化,不论是以怎样的形式。晚清时期为抵抗列强的全方位入侵,国内各行各业也努力发展与提升自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而后为突破美苏在重工业方面的垄断趋势,更多的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于强自我反垄断的斗争中。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强者只是一块垫脚石。”尽管有些时候,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或者刺激会使我们流血、受伤,但我们不能否认,往往是这些残酷的刺激,一次又一次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涅槃重生。

一定有人会想: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也会发展的。为什么不抵制外来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在纯净的环境中自然发展,何必要承担这份还可能遭到损害的风险?

自麦哲伦先生成功完成环球航行后,世界已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注定自此,“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以图屹立于世界巅峰的观念落伍了。各国文化随着政治、经济各种形式

文档评论(0)

177****65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