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现状 .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现状

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瘤苗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渐从分子、基因水平对

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了,肿瘤的靶向治疗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近年肿瘤治疗领域研

究的热点。肿瘤靶向治疗理论机制不断完善,多种治疗手段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的成就。就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的现状简明分类并阐述如

下。

生物靶向治疗

上个世纪80年代Rosenberg发现IL-2活化的NK细胞(LAK)对多种细胞肿

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将这一性质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创了

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生物治疗。

细胞因子技术:最早被批准生产用于治疗肿瘤的细胞因子药物有IFN-α、白

介素、及TNF、转化生长因子β、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以及胸腺素等10余

种药物。近年来还发现了许多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到不同程度作用的新的细

胞因子,如FGF、PDGF、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1]。然而,

部分细胞因子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突变或基

因重组等方法,将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导至肿瘤细胞内,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达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将有肿瘤杀伤活性的自身

或同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肿瘤患者[2,3],直接

杀伤肿瘤细胞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细胞毒T

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近年来该技术与分子靶向药物有机结合产生了

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即分子靶向-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其中分子靶向药物扮演

双重角色,除了药物本身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外,还作为“刺激诱导”源[4]

,诱导肿瘤细胞表达免疫激活物NKG2DLs,与NK细胞表面NKG2D结合,

激活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单抗及偶联物技术:目前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有美罗华、赫赛汀、

IMC-C225、Bevacizumab等,很多单克隆抗体没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需要通

过交联的方式,携带一个细胞杀伤介质,形成一个偶联物结构[5],这

些偶联物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提高了抗癌的活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随着

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将部分或全部人源抗体的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或原核表

达系统中,体外表达人-鼠嵌合或人源化抗体;或转基因至剔除自身抗体编码基

因的小鼠体内主动免疫,诱生人源抗体。因此,基因工程抗体的根本出发点是解

决鼠源性问题,其优点是人源化或完全人源化抗体,均一性强,可工业化生产

[6]。

肿瘤疫苗技术: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机体正常免疫应答赋

予识别自我与非我,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监视突变细胞并将之消灭。

肿瘤细胞是人体的突变细胞,理论上只要充分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肿瘤

特异性免疫功能,就能将肿瘤细胞清除。肿瘤疫苗就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

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和机体的抗

肿瘤免疫应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存在免疫原性弱、MHC

分子表达下调或异常、共刺激分子缺失等特点,细胞全瘤疫苗引发的免疫排斥反

应较弱,疗效差强人意;肿瘤疫苗在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可能产生针对正常组

织细胞的免疫反应[7],这对肿瘤疫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提出

了挑战。融合疫苗及可调控疫苗分别针对相应缺陷找出了新的解决方法。目前,

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是寻找特异性肿瘤抗原的创新方法。

基因治疗技术: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改造病毒的天然嗜性,使之特异地

导向靶细胞,即載体重靶向。对载体重靶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8]:①在载体重靶向的过程中是否保留或部分保留病毒载体的天然嗜性;

②重靶向的载体是否比保留天然嗜性的病毒载体对靶细胞更具有特异性,对机体

是否更安全。很显然,不依赖于基因组改造的重靶向载体保留了病毒载体的天然

嗜性,因而仍存在再感染时的安全

文档评论(0)

195****7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