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8干旱区肥岛效应
干旱区肥岛效应
【定义】
荒漠中灌丛影响着土壤养分、水分的分布,进而影响植物分布和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土壤养分和土壤颗粒的分布不均一性,形成所谓的“肥岛”现象。
研究表明在干旱区“肥岛”的形成和灌木的扩散之间存在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能够改变干旱荒漠生态系统植被的组成、结构和土壤养分分布格局,从而改变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灌丛能有效承接通过灌丛地表径流和降雨输入土壤的物质和大气降尘、风力携带细颗粒、枯枝落叶等,明显增加灌丛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持水力,促进灌丛的生长和扩大;灌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根系分泌物和灌丛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是导致灌丛土壤特性发生变化的另一原因。与灌丛外相比,灌丛内土壤和微生态条件有显著改善,有利于植物的生存和扩繁,“肥岛”效应的形成影响着干旱区生态系统养分的转化和物质与能量的流动,是干旱区灌木植物利用养分和适应贫瘠环境的主要机制。
【形成机理】
树干径流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土壤水分资源。Mauchamp和Janeau的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将大约50%的降雨聚集到植物树干。Navar的研究表明:
3种半干旱区半灌木通过树干径流聚集到的雨水是树冠截留的5倍多。研究结果显示,梭梭的树干径流聚集率为46.4,这是所研究的荒漠生态系统中树干径流率相对较大的一种灌木。除了pH值和CO32-,树干径流中的离子含量明显高于自然降雨的的含量,这因为雨水通过树干淋溶了植物组织上的营养物质、淋洗了林冠上的尘埃颗粒以及植物和雨水之间进行了离子交换,具体来说就是树皮和叶面给大气沉降物提供了良好的接受场所,而且树干径流量通常较少,只占降雨量的1%—18%,使离子含量出现了浓缩现象。
因此,本研究证实了树干径流是引起干旱区灌木“肥岛”的重要因子,而主根周围低的pH值主要由于根系通过呼吸释放CO2、根系分泌有机酸、根际微生物活动产生有机酸和CO2等引起。
【消失机理】
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作用大于非生物作用是土壤养分在灌丛下富集的重要原因。土壤养分的富集系数(E)反映了柽柳生物作用与非生物作用之间的平衡关系。就柽柳灌丛下养分的富集效应而言,生物作用主要表现为柽柳根系将养分吸收到体内,运输到植物地上部,再以凋落物的形式回落到表层土壤的过程。Arndt等和Gries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研究表明,柽柳所利用的水分和养分主要源自于地下水,而根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中,距离柽柳主茎越远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越低,表明柽柳冠下富集的SOC、TN等养分与柽柳灌丛的生长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中土壤养分在柽柳灌丛下富集是柽柳的根系引起的生物小循环起了决定性作用。非生物作用则是造成柽柳灌丛下土壤养分富集效应消失的重要原因。对于肥岛而言,造成养分富集效应消失主要是风沙的作用。
【配套题目练习】
一、单选题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土壤养分逐渐流向植物冠下,造成冠下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土壤,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的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肥岛效应”。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下图示意艾比湖流域内某种典型植物“肥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典型植物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灌丛 D.热带雨林
2.下列有关该区域“肥岛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冠下凋落物的累积是形成“肥岛效应”的重要原因
B.利于改善水土状况,增加植物多样性
C.土壤深层“肥岛效应”表现更加明显
D.植物截留降水作用不利于“肥岛效应”的形成
【答案】1.C2.A
【解析】1.灌丛是指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在气候干燥或寒冷、森林难以生长的地方,常有灌丛分布。由材料可知,艾比湖是咸水湖,位于新疆,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漫长,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灌木,C项正确。乔木一般生长在水分条件比较好的地方,ABD错误。故本题选C。
2.该区域“肥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灌丛等植被可截留降水、减少蒸发、降风滞尘,使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有利于植物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等补给土壤有机质,A项正确、D项错误;“肥岛效应”是由于它对水分和养分富集能力强,它的大量生长也可能影响别的物种,不一定能增加植物多样性,B项错误;读图可知,冠下土壤与冠外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肥岛效应”应该是表层土壤更加明显,C项错误。故本题选A。
【点睛】灌丛周围的土壤养分向灌丛中心聚集,灌丛中心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较灌从周围高,叫肥岛效应。肥岛效应有利于种源聚集,灌木建立后,一些植物的种子在风力扩散过程中被灌丛截获,为其在灌丛下的定居和发育提供了可能,灌丛下水肥条件较好,有利于植物的萌发和生长。
(23-24高一上·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 焚风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2 雨影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3 狭管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4 山地高梯度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5 山体热力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6 青藏高原增温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7 青藏高原热泵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8 青藏高原变暖放大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9 北极放大效应.doc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0 青藏高原亚洲水塔效应.docx
- 2025年福建省建瓯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汇编.docx
- 2025年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 2025年湖北省石首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公司研究分众传媒-电梯广告龙头拥有较深较宽护城河-21060118页.pdf
- 纽威股份-公司研究报告-工业阀门龙头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24041613页.pdf
- 公司研究东鹏控股-深度报告瓷砖零售王者东鹏展翅翱翔-21031745页.pdf
- 中核科技-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核级阀门国企龙头受益核电设备景气周期-23120125页.pdf
- 东南大学2024虚拟电厂售电业务及共享储能等新型业态趋势报告70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