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23.《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名言警句。
2.通过归纳分析,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文章思路。
3.通过朗读、品析语言,感受孟子语言雄辩的特点。
4.感受孟子的品格和志趣,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名言警句。
2.通过归纳分析,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品析语言,感受孟子语言雄辩的特点。
2.感受孟子的品格和志趣,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小时候就知道。孟子没有辜负母亲的用心养育,在孔子之后,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一代大儒。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三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二、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道”“民贵君轻”。
2.《孟子》介绍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3.温故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上几句名言出自《论语》一书,该书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初读感知,明文意
(一)听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词和读不准的断句。
1.读准字音:郭(guō)粟(sù)夫(fú)??亲戚(qīnqi)寡(ɡuǎ)助
2.把握节奏: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准确流利。(男生和女生各一组)
3.学生自读课文,对照PPT,看看文章节奏是否划分正确。
(二)课文翻译对抗赛
1.再读课文,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完成活动。
规则:①本次比赛分两组进行,每组派出代表轮流翻译句子。
(参照课文注释和积累的知识,查阅工具书,翻译全文)
②教师维持秩序,主持比赛;学生相互质疑、解疑、扣分。
③赢得比赛获得奖励,输掉比赛接受惩罚。
课堂小结:PPT展示文章重点字词及翻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课文翻译。朗读全文再读翻译。
第2课时
一、回顾导入
齐读课文,再抽查个别学生的句子翻译。
二、文言知识大比拼
小组合作完成课文中的文言知识归类,交换对照,讨论分析,要求扣分。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
①三里之城(古义:内城,城墙。今义:城市。)
②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③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多指人工挖的。)
④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委托。)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
⑥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因婚姻或血统联成的关系。)
⑦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3.词类活用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作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作动,使动用法,使……巩固。)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作动,使动用法,使……震慑,也可译为震摄。)
4.一词多义
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之———三里之城:的,助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6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野望》《饮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舰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3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4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复习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新闻阅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副本.docx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副本.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