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XX局XX地铁2号线XX区间
盾构机钢套筒风井过站技术方案
2017年7月16日
目录
TOC\o1-3\h\u1. 风井过站概况 1
1.1. 工程概况 1
1.2. 风井概况 1
1.3. 工程地质 1
1.4. 水文地质 3
1.5. 盾构风井周边地面环境 4
2. 过站前准备工作 4
2.1. 盾构过风井方法 4
2.2. 前期准备工作 4
3. 钢套筒风井过站施工技术 6
3.1. 施工工艺流程 6
3.2. 钢套筒设计 6
3.3. 安装过程及步骤 10
4. 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12
4.1. 盾构机到达掘进 12
4.2. 盾体通过钢套筒 19
4.2.1. 盾构机在通过钢套筒时的影响 19
4.2.2. 线路影响 19
4.3. 洞门密封及其质量检查 20
5. 施工作业人员配置 21
5.1. 人员配置表: 21
5.2. 小型机具材料准备 22
6. 安全施工措施 22
6.1. 安全组织机构 22
6.2. 专项安全保证措施 22
6.2.1. 施工机械 22
6.2.2. 垂直运输 23
6.2.3. 水平运输 23
6.2.4. 盾构接收 24
7. 应急救援措施 24
7.1. 应急指挥机构 24
7.2. 应急处理程序 25
7.3. 应急抢救措施 26
7.4. 管线变形超限应急处理措施 26
7.5. 建构筑物变形超限应急处理措施 27
7.6. 应急抢险救援通讯汇总表 27
风井过站概况
工程概况
本项目包含1站,即XX站。XX站~XX站区间右线全长2911.887m(左线2986.776),XX站和XX站之间有一风井。风井的长度为12.5m。结合本标段地质情况和工期情况,拟配置二台盾构机,以泥水平衡模式掘进,盾构机从XX站双线组装、始发,向北施工掘进通过风井及3号联络通道,在盾构机通过的风井的时候,同时用钢套筒接收并在钢套筒内二次始发,继续往XX推进最后到XX站接收、解体、退场。
盾构掘进顺序示意图见图1.1-1。
图1.1-1盾构掘进顺序示意图
风井概况
XX站—XX站区间;盾构机在通过风井时,盾构机在风井接收及二次始发均采用三管旋喷加固+冷冻加固+钢套筒;施工示意图如下:
图1.2-1盾构过风井施工概况
工程地质
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工程地质,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1)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本区间风井位于松北区松北大道旁,向北为XX站,向南至XX站,线路区属于河床、低漫滩地貌单元,沿线植被发育,鱼塘分布,地面标高在109.4m~121.7m左右,场地地形起伏较大,该路段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多而复杂,经调查场地内无历史文物或古迹。
(2)岩土工程地质
根据钻孔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该场地勘察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纪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低漫滩冲积层(Q[4](2al)))、第四系下更新统东深井组冰水对基层(Q[1](2)d(fgl))、白垩系嫩江组(K[2N]()组成。
地基土分布较均匀,性质变化较大。表层由素填土组成,上部地基土主要由粉砂组成,下部主要由中粗砂夹厚薄不均的粉质黏土组成。本区间风井主要地层描述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描述如下:
(a)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1-2层素填土:褐黄色~灰褐色,松散~中密,稍湿~饱和,主要成份为砂及黏性土,素填土成分变化较大,局部以细砂和建筑垃圾为主,表层含植物根系,层底深度约为1.0-7.5m,平均厚度约4.25m.
(b)第四系全新统低漫滩冲积层(Q[4](2al)))
2-2层粉砂:黄褐色~灰褐色,松散,稍湿~饱和,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含黏性土,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含少量淤泥,普遍分布于表层,层底深度约2.0-11.1m,平均厚度约3.75m。
2-3层细砂:黄褐色~灰绿色,稍密,饱和,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含少量黏性土及夹粉质黏土薄层,普遍分布,层底深度约3.7-19.3m,平均厚度约为4.37m。
2-3-2层细砂:褐灰色~灰褐色,中密,饱和,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黏性土,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偶见粉土及团块,普遍分布,层底深度约11.3-20.5m,平均厚度约为4.19m。
2-4-1层中砂:浅灰色~灰褐色,中密,饱和,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黏性土,普遍分布,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层底深度约为11.1-24.6m,平均厚度约为4.17m。
2-4-7层细砂:灰褐色~褐灰色,密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