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VIP

部编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丰富积累,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气势连贯地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3.通过了解为实现强国梦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感受作者对于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

教学重点:

1.运用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丰富积累,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气势连贯地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勾连单元,导入新课

诗人艾青写下了这样深情的诗句,(PPT)“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深沉的爱国之情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PPT)南宋诗人陆游示儿以绝命诗,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的热切盼望;林升以题壁诗表达自己的对统治者无心收复失地却醉生梦死的愤怒;清人龚自珍用劝给出兴国之策。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作者梁启超,感受他的强国之梦。(板书课题)

二、任务一:交流资料,了解“为什么说”

了解文体。(PPT)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或说明某个道理。

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共有三千七百多字,选作课文时只保留其结尾部分,所以课题注明“节选”。在这篇长文里,梁启超先生要说什么?又为什么说呢?

PPT出示图片,谁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作者的情况?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梁启超先生为什么要说呢?我们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谁来说一说?

PPT补充资料:

A?1900年,八国联军以军事行动入侵中国,抢掠大量奇珍异宝以后,火烧圆明园,使这座在当时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只剩下断壁残垣(PPT图片)。

B?早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至1900年的60年间,昏庸无能的清政府就签订了几百份不平等条约,中国陷入了割地赔款的屈辱之中。(PPT出示国土面积减少图、鸦片战争以后赔款图)

同学们,此时,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此时的中国?又想用哪个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学生交流。(PPT出示词语)

C?八国联军还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任务二:走进课文,理解“说什么”

活动一:感受“心中的中国”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试读,听读,齐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默读思考:梁启超先生心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这就是他心中的中国,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然而,面对这茫茫的黑夜,梁启超先生却找到了希望的光亮,那就是“中国少年”。他说,(PPT?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三)思考:少年和中国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那是希望啊,殷切地读。

1)“则”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其它的关联词,让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可以换哪些?

2)学生读。现在,你知道中国少年和中国之间的联系了吗?

3)既然创造这样一个中国都需要承担责任,那可不可以打乱排列顺序呢?

?A?排比,气势连贯?

?B?逐层递进,逻辑严密?

?C?利于背诵

3.指名背,齐背

活动二:感受“少年中国的美好前程”

过渡:中国少年勇敢担当责任使命,中国的前程无限广阔。哪些句子描绘了中国的美好前程呢?(指名说、齐读)

(一)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语言描绘少年中国的前程呢?

1.作者在这一段写了哪些事物?请圈画出来。

2.结合注释和自己的阅读经验,理解句子意思。

3.同桌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语言描绘少年中国的前程呢?

师生对读。

从前两句你想到了什么?

?从中间三种动物你又想到了什么?从“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4.小结:

中国少年勇担责任使命,(板书“少年”)中国必将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东方巨龙必将腾飞在天,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5.齐读第三段,礼赞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那么,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就是自己的“强国之梦”。

6.思考:当少年中国崛起在东方,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和中国少年有什么关系呢?

(提示: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