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硼化镁导线的关键技术
生产MgB2线带材,最常用的方法是PIT法。其中PIT法又分为原位法和先位法。在原位PIT方法中,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和B前驱粉被封装在金属套管中,冷加工成所需形状后在真空或Ar气氛下后续热处理形成超导MgB2。热处理温度一般在600~1100℃。
先位PIT法中,已经烧结形成的MgB2前驱粉末直接填充进金属套管中,可无需热处理而直接冷加工形成所需的超导线材或带材。2001年Grasso等人对Ni包套的MgB2线材直接拉拔得到的超导线具有4.2K下高达105A/cm2的临界电流,Kumakura等人制备的不锈钢包套MgB2材料,在没有热处理的条件下也得到了4.2K,5T磁场下104A/cm2的临界电流。这大大简化了导线制备的工艺流程,扩大了包套材料的选择范围,有助于MgB2超导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但由于冷加工过程会导致相不均匀性,产生晶粒间微裂缝,并有可能产生织构增大导线的磁场各向异性,先位法生产MgB2超导材料一般还是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热处理以增强晶粒间的连接度和致密性,从而达到提高先位PIT导线临界电流的目的。
美国HyperTech公司开发出一套“粉末装管连续包覆焊管加工”(CTFF)专利技术用于连续制备MgB2线材,2007年时已具备成熟制备5km长线水平,并努力向着30km的目标发展(30km为商用NbTi超导线的制备长度)。前驱粉末在传送带上连续填充至金属带,金属带通过机械冲压变形成为包覆着前驱粉的套管,通过后期的拉拔和热处理过程(一般是在700℃Ar气氛下处理20~40min)最终形成单芯或多芯的线材。根据前驱粉末的不同,CTFF技术在制备单根MgB2胚管时也分为“先位法”和“原位法”两种方式,其中“原位法”因其制备简单,有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以及易于掺杂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制备标准商用线材。
为增强MgB2导线在磁场下的临界电流,HyperTech与伍伦贡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进行研究,得出了纳米级SiC掺杂能有效提高MgB2电流,磁场性能的结论。在最优化的掺杂和热处理条件下,MgB2线材短样的上临界场合不可逆场可分别高达29.7T和25.4T。
美国国家标准局对HyperTech生产的各种MgB2导线进行了不可逆应力极限的测量,发现其随着导线芯数增加而增大。这说明增加芯数以及进一步减小单芯MgB2线的截面积有助增强导线的机械性能。HyperTech尝试制备了各种实验性质的线材,包括多达61芯的Nb/Cu/MonelMgB2线,直径0.07mm的单芯线以及直径0.117mm的7芯圆线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