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
第PAGE5页
有关科学教案3篇
有关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悄悄奉献的教育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关心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科学教案篇1
一、设计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看到,孩子对水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我们要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去探究水的一些科学现象。“谁是水的好伴侣”这一活动,正是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看、比较、觉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并尝试分类,使幼儿在玩水过程中对这种现象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能力的进展。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觉察某物品〔糖、盐等〕溶于水。某些物品〔沙、泥等〕不溶于水的现象。
2、了解科学技术将水溶解现象运用到生活中的状况。
3、培育幼儿对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科技活动的主动性。
三、活动预备:
1、糖、盐、油、泥沙、味精等物品若干,分别放入透亮量杯内,外贴形象生动的标签,并引导幼儿认识这些标签。
2、透亮量杯若干,搅拌棒、小勺子、纯净水、饮料等。
3、提供红、蓝桌各一张。
4、饮料、凉开水、纯净水、草莓晶若干;
5、录像“纯净水制作过程”。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装着清水的杯子:这个水娃娃好孤独,谁愿做它的好伴侣。
复习认识糖、盐、油。水娃娃请我们关心找一找,谁到水里不见了,谁就是它的好伴侣。
〔二〕引导幼儿观看这三种物品放入水中后的转变。
1、交代操作留意点,不要同时放二种物品,假如水浑浊了,就换水再进行试验,记住谁是水的好伴侣。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水的好伴侣?
3、商议?:还有谁可以做水的好伴侣?
〔三〕扩大尝试范围,并进行分类。
1、介绍能溶入物品的.名称。
刚刚,我们已帮水找到了两个好伴侣:盐和糖,如今有更多的娃娃想做水的好伴侣,它们是谁?〔分别介绍物品的名称,关怀幼儿复习认识物品标签。〕
2、幼儿再次操作尝试分类。
将水的好伴侣放到红色桌子上,不是水的好伴侣放到蓝色桌子上。
〔四〕了解水溶解现象及利用科学技术制造而成的饮料。
│纯││凉││饮│
出示│净││开│││
│水││水││料│
└─┘└─┘└─┘
请幼儿观看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介绍纯净水的由来。
1、请幼儿品尝、比较。
2、商议?:这三种物品有什么异同点?
3、看录像“纯净水制作过程”
4、商议?:饮料是怎么来的?
小结:这些都是根据水溶解的现象,工人叔叔运用科学技术而制作的。〔五〕自制饮料〔草莓汁〕
五、活动延长:
1、把泥沙、油这两样物品单独尝试,看看有什么转变。
2、与父母一起自制饮料。
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培育幼儿勇于探究,宠爱探究的良好习惯。
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看物体。
关键智力:
自我;自然观看
教案预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猴子的手偶;大袋子。
教案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全部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究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如今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宠爱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马虎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伴侣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究真假水果的区分。
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知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