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未清醒患者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

20xx-04-06

全麻未清醒患者护理

延时符

Contents

目录

患者基本情况与评估

呼吸道管理与保持通畅

循环系统监测与支持治疗

体温调节与舒适度保障措施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康复期护理要点总结

延时符

01

患者基本情况与评估

了解患者病史

包括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基础疾病等。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掌握麻醉前用药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使用镇静剂、镇痛剂等,以及用药时间和剂量。

全麻药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减少,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全麻药物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变化,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全麻药物会影响神经系统的传导和反射,导致患者意识消失、痛觉减弱等。

03

02

01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对刺激的反应如何。

意识状态监测

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以判断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恢复。

瞳孔变化观察

检查患者的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以评估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神经反射检查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或高血压情况。

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注意有无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全麻后患者体温易受外界影响,需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记录患者的液体输入量和输出量,以维持体液平衡。

血压监测

心率监测

体温监测

液体出入量观察

延时符

02

呼吸道管理与保持通畅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评估呼吸道通畅程度。注意有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征兆。

风险识别

保持患者头部稍后仰,下颌向前上托起,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防止误吸。

预防措施

使用适当的固定带或胶布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面部,防止其移动或脱出。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及时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评估拔管时机。拔管前需确保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咳嗽和吞咽反射正常。

拔管时机判断

气管插管固定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氧气吸入方式,如鼻导管、面罩等。

氧气吸入方式

根据患者缺氧程度和医生指示,调节氧气流量和浓度。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氧气流量和浓度

掌握正确的吸痰操作方法,保持吸痰管清洁无菌。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适时进行吸痰操作。

吸痰操作

对于有痰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采取拍背排痰的方法。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拍击患者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拍背排痰

使用加湿器或雾化器等设备,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湿化呼吸道

延时符

03

循环系统监测与支持治疗

设定合理的血压波动范围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手术类型等因素,设定合适的血压波动范围,以确保重要脏器的灌注和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带来的并发症。

及时调整血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一旦发现血压超出设定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调整输液速度、使用升压药或降压药等。

持续心电监测

对全麻未清醒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率失常等异常情况。

制定干预策略

根据心率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如药物治疗、电复律等,以确保患者的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

详细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包括输液量、尿量、引流量等,以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

准确记录出入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和种类,以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血压稳定。

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和种类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必要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调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严重的心率失常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心率和心律。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延时符

04

体温调节与舒适度保障措施

正常体温范围

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大致在36.1°C~37.2°C之间,但这一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测量方法略有不同。

体温监测方法

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直肠测温和耳温qing测温等。对于全麻未清醒患者,通常采用腋下或直肠测温法,因为这些方法相对安全且准确。

输液温度控制

对于需要输液的患者,应将液体预先加热至接近体温的温度,以减少因输液导致的体温下降。

保温设备使用

如使用电热毯、保温灯等设备,以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被动保温措施

如使用保暖衣物、被子等,以减少患者热量的散失。

03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治疗等。

01

物理降温

对于轻度发热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冰袋、湿毛巾等。

02

药物降温

对于高热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种常用的舒适度评估工具,通过评分的方式量化患者的舒适度水平,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

舒适度评分量表

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的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能反映

文档评论(0)

wg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