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精选10篇】.docxVIP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精选10篇】.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28页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精选10篇】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1

回顾本节课,觉得在不少环节上没有处理好。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

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教学地放与收做得不理想。

学生摆小棒并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相同加数,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就是在放开之后没有及时做一个小结,把知识收拢到重点难点上来。第二个地方做得不好的是:在回应课的开头时,我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后,没有把很多的问题收拢到这节课的乘法问题上,使部分学生列出了加减算式。从这堂课上使我认识到: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放得太开不利于学生的探索,收得太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放与收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

3、教学难点把握不好。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是当今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2

23日下午,在组内上了一节“6的乘法口诀”研讨课。

坐在办公室回想整节课的教学,有尝试成功的喜悦,也有预设不足的遗憾。围绕教学目标,在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中力求体现三点。

1、为什么要学口诀?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借助熟悉的生活情景来调动,也可让学生在跳一跳,摘不到桃子时,产生要学习新知的内需,从而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将数学知识的掌握植根于问题的解决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6的乘法口诀,那为什么要学习它呢?学生在熟练计算了5以内的乘法算式后,教师出示3×6,让学生算一算,生1说,得数是23,生2说,得数是18,教师让两位学生都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1说不出理由,生2理直气壮地说,3×6就是3个6相加,6+6+6=18,如此一说,大家都同意18是正确的。面对学生想算又算的慢,算不对的困惑,教师说,如果我们也像前面这些算式一样,知道了口诀,那该多好算啊!从而揭示课题,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怎样编写口诀?

口诀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还是让学生在寻找算式的规律后,在前面5、2、3、4的口诀学习的经验基础上,尝试自己去归纳整理呢?本节课教师选择了大胆的放手,引导学生看情景图和表格中的数,先有序的写出乘法算式,再同桌合作,根据乘法算式编写口诀,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整理知识的能力。从课堂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能够自主地编写出6的乘法口诀,因这一过程的自主,开放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3。如何理解口诀?

以往的课堂教师过多强调用多种方式去诵读口诀,从而达到熟记的目的。在学生理解口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比机械地重复的单调的背诵应更具实效性。在黑板上出示了学生整理的6的口诀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读到这句口诀,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想到了一道口诀可算出两道乘法算式,也知道了口诀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如因在编写口诀环节耗时过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兔小顺的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