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第24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4-

24、三顾茅庐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作为一篇历史故事题材的文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把笔墨集中在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件事上,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赞美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课文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却也很好地反映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名著的魅力。首先,故事曲折多变,前后连贯,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故事一开始,刘备决定拜访,不料张飞、关羽阻拦;刘备来到草堂,可诸葛亮正在午睡,只好静静等候;等了半晌,正欣喜诸葛亮要醒了,谁知他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其次,它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突出,对比、衬托等方法运用巧妙。刘备的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张飞的直率鲁莽,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就这样透过文字显现出来。

核心素养

梳理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和主次,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说出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凭借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探究人物内心,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初步合作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培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拜谒”“箪食壶浆”“顿开茅塞”等词语,并积累运用。

2.梳理全文内容,划分课文段落,理清文章脉络,分清文章的详略,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3.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升物形象。

4.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优秀文化的感情和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怠

难点

理解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突破

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要开展思维,要体会、理解、感悟、思考,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如果学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势必由老师来包办代替,也势必导致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结果。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次阅读课文,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思考中去理解内涵,感悟古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二是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研读课文;三是逐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听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情境。

师: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电视剧演得很精彩。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得更精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和诸葛亮出山有关的《三顾茅庐》。

二、认识作者及作品

1.作者简介。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2.《三国演义》介绍。

(1)“演义”即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演义”还是特定的文体。

(2)《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①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回至第三十三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第三十四回至第八十五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寨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第八十六回至第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②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具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3.《三国演义》主题。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

文档评论(0)

wzycx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