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征求意见稿).docx

《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EJCCCSEXXX-XXXX

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贮存期、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由超氧化钾和添加剂等原料经机械混合,压片制成的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MT427超氧化钾片状生氧剂技术条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MT42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外观

产品为表面光滑、颜色为淡黄色的药片。

4.2技术指标

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有效氧含量,%≥

26.00

视密度,g/cm

0.62~0.76

粉尘率,%≤

0.9

不粘有燃油杂质

加热时无爆鸣和火焰

4.3净含量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2

T/EJCCCSEXXX-XXXX

5试验方法

5.1试剂

本文件试验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或以上级别的水。

5.2外观

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采用目测方法进行检验。

5.3技术指标

5.3.1有效氧含量

5.3.1.1试验原理

5.3.1.1.1在0.1%硫酸铜溶液的作用下,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KO2+H2O→2KOH+3/2O2↑

5.3.1.1.2硫酸铜起防止生成过氧化氢的作用,放出的氧气通过硅胶干燥管逸出,根据重量减轻的量,计算有效氧含量。

5.3.1.2仪器

试验用有效氧测定仪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有容积为10mL的0.1%硫酸铜溶液分液漏斗;

b)有容积为8mL硅胶干燥管;

c)有容积为60mL反应瓶;

d)总高度<130mm。

5.3.1.3试剂

0.1%硫酸铜溶液。

5.3.1.4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为:

a)将清洁干燥的仪器装好,各磨口严密不漏;

b)将脱水硅胶装入硅胶干燥管中,将硫酸铜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然后进行称重,精确到0.0002g,称取样品1g~2g加入反应瓶中;

c)精确到0.0002g,第二次称量与第一次称量的质量之差为样品的质量m;

d)打开分液漏斗下部的旋塞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加入反应瓶中,注意硫酸铜溶液不要直接滴到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上;

e)同时稍摇动,待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称量,精确到0.0002g;

f)第二次称量与第三次称量的质量之差为有效氧的质量a。

5.3.1.5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有效氧含量(%),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3

T/EJCCCSEXXX-XXXX

×100………………

式中:

X——有效氧含量,%; a——有效氧的质量,g;m——样品质量,g。

5.3.1.6允差

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5%,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测定结果。

5.3.2视密度

5.3.2.1试验原理

一定质量的片状超氧化钾生氧剂在指定的容器中振动,检测试样所占体积大小,再计算试样的视密度。

5.3.2.2仪器

试验用仪器有:

a)量筒:250mL;

b)托盘天平:感量0.5g。

5.3.2.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为:

a)称取试样100g,准确到0.5g,置250mL量筒虫;

b)手持量筒,使量筒轴线与水平面成60℃角,在设有胶皮的坚实台面上振动,振幅为(10~20)mm,边振动边转动量筒,直到试样顶面不再下降为止;

c)将量筒轻微晃动,使试样的表面趋于水平,观察试样顶面所对应的量筒刻度,记下体积数。

5.3.2.4结果计算

按式(2)计算视密度(g/mL),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D=…………(1)

式中:

D——试样的视密度,g/mL;m——试样质量,g;

v——试样所占体积,mL。

5.3.2.5允差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