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练江
练江为新安江左岸支流,又名南河、徽溪、西溪、练溪。
流域面积1492平方千米。北临青弋江、水阳江流域,南至新安江干流,西以横江流域为邻,东达新安江支流棉溪。地跨绩溪县,黄山市市区及歙县。
正源为杨之水,又名东河,发源于绩溪县龙丛山林区黄花尖(高程975米)西麓,西南流,达绩溪县城。绩溪置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悠久,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96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徽墨、徽剧之乡的美誉;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杨之水经雄路至浦川右纳大源河(集水面积164平方千米,河长48千米),至临溪左纳登源河(集水面积180平方千米,河道长55千米)。临溪以下河床渐宽且深,1987年设水文站观测至今。至江村环,杨之水进入歙县境内,由岩石河床渐变为砂质河床,于竦口右纳双竦河,达东山营右纳布射水,经歙县下葛塘右纳富资水,至河西桥右纳丰乐河(集水面积514平方千米,河道长78.3千米)。
自绩溪的丛山关至歙县县城,有皖赣铁路、芜屯公路时左时右伴杨之水并行。杨之水绕歙县县城而过,形成一个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的』、盆地,造就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歙县,又称徽城镇,史称“徽州府”。秦代设县,自唐至清历为州、府、郡治,城池始建于明。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到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著名的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新安碑园紧邻太白楼。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行知纪念馆、行知公园均在城内。
杨之水纳丰乐河后,即为练江本干,折东南流,河宽70-146米。练江两岸为城关丘陵区,江边多冲积的砂砾,江水澄澈,河中有古拦河坝一座,称渔梁坝。渔梁坝始建于南宋,明弘治年间重筑,后几经修建,保存完好至今。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6米,高约5米。用青、白条石错缝密砌20余层,石缝衔接处用石椁锁定,上开三门,以利泄洪,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被誉为“江南都江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练江过渔梁坝于鲍山折西南流。河道全长75千米,在浦口注入新安江。
渔梁坝以上河段,清光绪年间可通木帆船,由丰乐河、富资水、杨之水上溯至西溪南石桥村、丰口桥下、绩溪县柳村。以下河段可通小帆船至临安、杭州,可谓徽商之“丝绸水路”。后因公路交通发展,1954年以后停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