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epidemicencephalitisB);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在国际上称
日本脑炎(Japaneseencephlitis)。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
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
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为特征。
重症者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
可有后遗症主要分布在亚洲,多为夏秋季流行。
;1.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人或动物受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
人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较少,因此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为100%感染(仔猪),在人流行前2周,本病已在猪中广泛传播。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
3.人群易感性
人对乙脑病毒的普遍易感。
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1:1000-2000。
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母亲传递
抗体对婴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近年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成人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4.流行病学特征
22°C以上温度蚊虫活跃,蚊虫繁殖适宜.
七、八、九三个月多见。
;;典型病人分4期:
初期(病初1~3d)
急性起病,高热(体温在1~2d内高达39~40℃)、头痛、呕吐、倦怠及嗜睡。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
;
2.极期
病程4~10d,初期症状加重,此期主要
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包括:
(1)高热
(2)意识障碍
(3)惊厥或抽搐
(4)呼吸衰竭
(5)颅内高压征
(6)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
严重症状,三者相互影响,其中,呼吸
衰竭常为致死的主要原因。
;
3.恢复期
此期体温逐渐下降,上述精神神经症状逐日
好转,一般于2W左右可完全恢复。
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症状,如神经迟钝、痴呆、
四肢强直性瘫痪等,多于半年内恢复。;
4.后遗症期
少数病人6个月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称
后遗症。
约5-20%的重症病人可有后遗症。
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
扭转痉挛和精神失常等,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
程度的恢复。
瘫痪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5.并发症
发生率约10%,以支气管炎最常见,
多因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
或应用人工呼吸器后引起肺不张、
败血症、尿路感染、压疮等。
重型病人要警惕应激性溃疡至上消化道
大出血。;血常规
WBC升高中性粒→淋巴细胞
CSF检查
压力↑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
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
细菌学阴性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
流行病学资料: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
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征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检查符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血清学检查可助确诊。
;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缓,病程长,
脑膜刺激征为主,
有结核病史,
脑脊液中氯化物,糖降低,
蛋白增高明显。
薄膜涂片可检出结核杆菌。
;化脓性脑膜炎:
脑膜炎双球菌所致者,发生在冬季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称流脑。
其他化脓菌所致者可找到原发病灶,如金葡萄菌所致的耳源性脑膜炎。
;
【治疗要点】
目前乙脑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主要是采取对症措施。
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
危重症状是抢救乙脑病人的关键。
;对症治疗
高热
物理降温
酒精、温水擦浴。
50%安乃近滴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