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济第一节中国古代农业第二节中国古代手工业第三节中国古代商业第四节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一节中国古代农业
农业工具与耕作方式的演变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水利灌溉生产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土地制度的演变租佃关系二、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
1、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赵过)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2、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朝)三、水利灌溉1、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高转筒车(宋)、风力水车(明清)2、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芍陂、郑国渠;坎儿井(西域地区)3、黄河治理:重要性: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政治稳定四、生产方式1、生产方式:千耦其耕(集体劳作)——男耕女织(个体农耕)(原始末期至商周)(从春秋战国起)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五、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精耕细作2、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男耕女织式经营方式(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影响:自耕农生活稳定,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狭小生产规模,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发展;近代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4、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六、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氏族公社)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国有——井田制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1)国王:全国土地唯一的所有者(2)划分:公田:贵族占有,“中央一区”为公田;由得到份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缴纳给贵族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四周土地为私田(3)鼎盛时期:西周(4)崩溃时期:春秋时期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六、土地制度的演变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1)税制改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背景:土地私有的出现和发展改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好坏贫瘠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按田亩实数征税)目的: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影响: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六、土地制度的演变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1)税制改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2)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时间:战国内容:a、秦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b、实行“依军功行田宅”——培植了一批新兴土地所有者六、土地制度的演变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1)税制改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2)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3)主要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宫廷有关部门掌管,收入用于君主私人开支地主私有土地:占主导地位,主要途径为土地兼并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规模限于一家人耕种土地兼并问题根源:土地私有,可以买卖演变:战国:公田转化为私有土地;赏赐(立军功者);买卖汉代:主要途径—土地买卖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土地买卖,广占田土、日益普遍危害: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政策:①北魏、隋唐的均田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不能根本解决)②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③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普遍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种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一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均田制1、时间:北魏——唐朝前期(北魏、北齐、北周、隋唐)2、背景: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