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与寻根文学——以《红高粱》为例.docx

莫言与寻根文学——以《红高粱》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莫言与寻根文学——以《红高粱》为例

一、前言

莫言于1981年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于1985年发表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于198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红高粱》并轰动文坛。可以说,莫言从初出茅庐到最终成名的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密集地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在八十年代,由韩少功提出的寻根文学正席卷文坛,因此学界亦将莫言视作寻根文学代表人物。笔者搜集了近年来有关莫言和寻根文学的相关资料,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对莫言与寻根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论述了寻根文学的文化价值立场的暧昧性和寻根文

文档评论(0)

黄莺文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