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5T 1135-2024 露营地建设管理与服务规范.docx

DB3205T 1135-2024 露营地建设管理与服务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3.200

CCSA12

DB3205

苏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5/T1135—2024

露营地建设管理与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serviceofcampsite

2024-10-09发布 2024-10-16实施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5/T1135—2024

DB3205/T1135—202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总体要求 1

建设条件 2

选址要求 2

开发建设 2

管理规范 2

登记注册 2

开放指导 2

日常管理 2

安全管理 3

生态管理 3

服务提供 4

基础服务 4

特色服务 4

监督与评价 4

参考文献 6

I

DB3205/T1135—2024

DB3205/T113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科技大学、苏州景璞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欧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苏州毕惠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北京露营之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城区卓迈露营地管理工作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芸菲、孙元平、范铭宏、陆立婧、邢夫敏、张晓芳、贝洁、周琦、常凯熙、赵志伟、田晓峰、王少安、蒋雪明、陈燕、陈梦圆。

II

DB3205/T1135—2024

DB3205/T1135—2024

DB3205/T1135—2024

DB3205/T1135—2024

PAGE

PAGE1

PAGE

PAGE2

露营地建设管理与服务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露营地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总体要求、建设条件、管理规范、服务提供和监督与评价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主管部门指导、规范及评估苏州大市范围内露营地的建设管理与服务。露营地经营主体和露营地场所提供方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8973-2022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31710.1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第1部分:导则GB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术语和定义

GB/T3171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露营 camping

使用自备或租赁设备,以在户外临时住宿和休闲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方式。

露营地 recreationalcampground

有明确范围和相应休闲服务设施的露营场所。

总体要求

应遵循“安全生产、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创新发展,无痕露营、环境保护”的原则,促进露营地健康有序发展。

依托露营地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露营地与所在区域的共赢发展,激发新活力。

以露营基地建设为基础,引导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并积极运用营地重点项目带动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建设条件

选址要求

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要求,不应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湿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应改变林地基本属性。

应选择在安全区域,避让生态区位重要或脆弱区域。

应选择通风、排水、通讯、交通等条件良好的区域。

应选择生态完整、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的区域。

应选择地形相对平整、坡度不宜大于15°的区域。

应选择便于实施各类突发状况应对措施的区域。

应选择允许合法的移动建筑物置放的区域。

应远离落石、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

应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区域。

应避开自然遗迹、文化遗址等建筑保护区域。

开发建设

应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并履行相应的审批或备案程序。

应避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应与河道管理范围、堤防工程设施产生冲突,不应对河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应合理规划露营地建筑布局,制定合理开发目标,明确功能分区。

应将生态保护原则、安全原则、便利性原则及功能性原则作为开发建设的必要前提。

露营地位置、环境容量、建筑高度、规模和风格等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使用风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