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matlab仿真实例 .pdfVIP

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matlab仿真实例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一、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1、控制器的设计

针对状态方程

(1)

xAxBu

采用趋近律的控制方式,控制律推导如下:

sCx(2)

(3)

sCxslaw

其中slaw为趋近律。

将状态方程式(1)代人(2)得

1

u(CB)(CAxs)(4)

可见,控制器的抖振程度取决于趋近律表达式中的切换项。

s

2、仿真实例

对象为二阶传递函数:

b

G(s)

p2

sas

其中a=25,b=133。

Gp(s)可表示为如下状态方程:

xAxBu

010



其中A,B。



25133

0



在仿真程序中,M=1为等速趋近律,M=2为指数趋近律,M=3为幂次趋近

律,M=4为一般趋近律。取M=2,采用指数趋近律,其中C=[15,1],ε=5,k=10,

作图取样时间为0.001,仿真程序如下。

二、程序

主程序chap2_4.m

clearall;

closeall;

globalMABCeqk

ts=0.001;

T=2;

TimeSet=[0:ts:T];

c=15;

C=[c,1];

para=[c];

[t,x]=ode45(chap2_4eq,TimeSet,[0.500.50],[],para);

x1=x(:,1);

x2=x(:,2);

s=c*x(:,1)+x(:,2);

ifM==2

forkk=1:1:T/ts+1

xk=[x1(kk);x2(kk)];

sk(kk)=c*x1(kk)+x2(kk);

slaw(kk)=-eq*sign(sk(kk))-k*sk(kk);%Exponentialtrendinglaw

u(kk)=inv(C*B)*(-C*A*xk+slaw(kk));

end

end

figure(1);

plot(x(:,1),x(:,2),r,x(:,1),-c*x(:,1),b);

xlabel(x1);ylabel(x2);

figure(2);

plot(t,x(:,1),r);

xlabel(time(s));ylabel(x1);

figure(3);

plot(t,x(:,2),r);

xlabel(time(s));ylabel(x2);

figure(4);

plot(t,s,r);

xlabel(time(s));ylabel(s);

ifM==2

figure(5);

plot(t,u,r);

xlabel(time(s));y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76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