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东方绘画的主导是中国绘画,而中国绘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而
中国传统艺术又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由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俗习惯及表达方式等组成。加之这种文化
为“复合型”的,集文字学、古(现代)汉语、诗词格律、书法、中
国画等等学科为一体,并且朦胧含蓄、藏而不露;蓄势待发、张而不
发;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令人遐思无限。水太清则无鱼,画太
明(清晰而无隐藏)则无韵(韵味);一揽无余,就缺少美的回味……。
传统的中国画是讲求共性的。所谓“求大同、存小异”、“平常
心是道”等都可以看作是针对共性而言的。这就是说画家要有“大同
的心界(境界)”──能包容万千、博大宽广的艺术境界;而“平常心”
是指在绘画上我们要追求一种“大风格”,而不是狭隘的个性。
宋代评论家邓椿曾说:“画者,文之极也”(《画继》),认为
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丰、寡。因此,想在中国画上有
所造就者,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学养,
要通过日积月累、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进行深刻的体验,
提高自己的认识及审美能力。
一音多字(音、韵加上格律)造就中国文化──文学上的诗、词、
歌、赋的存在与成就。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
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
的过程。由于其感情体验是受理性支配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
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
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
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一般来讲,描绘性、情节性的音乐
所引起的联想,可以使人得到“情景交融”的综合感受;从注意力上
说,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注意力会随着起伏变化的乐曲,始终稳定在
几分钟或稍长的音响中,这对稳定自己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
要想让学生能真正“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师就必须“全
方位”设计教案: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欣赏讨论与实践课业类型:欣赏+
绘画
课时:5节
教学设计
第1节教学过程:
学会欣赏
1.新课导入: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
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
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
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
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
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
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
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
“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
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
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
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
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
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
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历来的书画家,一般都精于诗词创作,
如大画家、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书、画大家王维:“观摩诘画,
画中有诗;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达·芬奇说:“画是哑巴诗,诗是
盲人画”。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
清代文学批评家姜夔指出:“舒(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结合起来”。
艺术家完成画的创作后,再作一首题画诗,这样画与诗相互补充,相
互辉映,相得益彰;使艺术家的艺术境界(作品),得到淋漓尽致的
发挥──“诗情画意”。
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
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
2.讨论法(读画体会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