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388—2017
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技术规程
2017-04-24发布2017-07-27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388—2017
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漯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俊强、刘全山、郭振业、孙会灵、闫俊香、陈慧杰、承青春。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合成、张峰、宋明亮、赵宇、张越、潘红奎、缑松伟、武文斌、李洪雨、赵龙、万艳华、石秀珍。
DB41/T1388—2017
2
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的术语和定义、对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柞蚕蛹的要求、释放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以柞蚕蛹为替代寄主的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杨树舟蛾类害虫。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白蛾周氏啮小蜂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属膜翅目,姬小蜂科。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生物学特性参
见附录B。2.2
杨树舟蛾类害虫
以危害杨树为主的舟蛾类害虫。主要有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杨二尾舟蛾CeruramencianaMoore、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innaeus)等。危害最为严重的为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其危害特点参见附录C。
2.3
柞蚕
柞蚕AnthereapernyiGuerin-Meneville,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一种以栎属树木为食的经济
昆虫。2.4
替代寄主
繁育天敌及昆虫病毒的中间载体,能被天敌寄生并顺利完成生长发育形成生活力强的优质后代,且寄主较易获得、成本低,用于天敌昆虫及病毒的规模化生产。
3对寄生有白蛾周氏啮小蜂柞蚕蛹的要求
3.1外观形态
被寄生柞蚕蛹颅顶板由清白透明变黄棕色、节间拉长不可活动、腹部饱满有光泽。
3.2寄生率
被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柞蚕蛹在95%以上。
3.3出蜂量
柞蚕蛹出蜂量每蛹4000~5000头。
3.4出蜂时间
DB41/T1388—2017
3
柞蚕蛹在释放后48h内开始出蜂。
4释放技术
4.1释放前虫口密度调查
释放前在需防治区设立标准地开展虫情调查,调查寄主虫口密度。调查时按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在树冠中下部剪取50cm长枝条,统计枝条上的虫口数,根据平均虫口密度确定发生轻、中、重指标。其中杨小舟蛾幼虫每50cm枝条2~5头为轻度,每50cm枝条6~10头为中度;杨扇舟蛾幼虫每50cm枝条7~10头为轻度,每50cm枝条11~15头为中度。
4.2放蜂区选择
应选择受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杨树舟蛾类害虫危害区域,虫害发生程度为轻、中度。
树木应集中连片、5行以上。
放蜂区不应同时进行化学防治,宜与杨扇舟蛾病毒、苏云金杆菌制剂等生物制剂配合使用。
4.3放蜂期及释放时间
4.3.1放蜂期
应根据本地寄主发育进度和气候条件决定。1个世代应放两次蜂,第一次应在舟蛾类害虫老熟幼虫期,第二次宜在第一次放蜂后7d~10d(舟蛾类害虫化蛹初期)进行。2~3代为最佳释放期。
4.3.2释放时间
上午10∶00时~下午16∶00时进行。
4.4释放条件
放蜂应选择气温25℃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释放后3日内无降雨天气为宜。若放蜂后遇到阴雨、大风等天气,应及时补放。
4.5释放量
总放蜂量根据寄主的数量决定。按每枚周氏啮小蜂柞蚕茧出蜂量4000~5000头计算,按照树龄的大小及发生程度确定释放量。释放量见表1。
表1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释放量
树龄(年)
寄主虫口密度
释放周氏啮小蜂柞蚕茧数量
(枚/667㎡)
每世代放蜂次数
胸径10cm以下幼龄林
轻度
4~6
2
中度
6~10
2
胸径10cm以上中龄林
轻度
6~10
2
中度
10~12
2
DB41/T1388—2017
4
4.6释放次数
放蜂防治应持续进行3~5年,每年2~3代。
4.7释放方法
4.7.1放蜂时可根据释放量要求随机挂放,但应均匀有序。
4.7.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1207-2016 水稻抗旱减灾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09-2016 旱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10-2016 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docx
- DB41T 1213-2016 夏南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41T 1215-2016 流苏树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16-2016 药用牡丹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17-2016 丹参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18-2016 药用菊花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19-2016 桔梗林下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220-2016 豆腐柴林下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9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封丘树莓.docx
- DB41T 1392-2017 谷子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93-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辉县柿子醋.docx
- DB41T 1394-2017 玉兰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95-2023 无性系良种茶树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97-2017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99-2017 豫东地区小麦抗逆应变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401-2017 郑麦583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402-2017 郑麦101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403-2017 冬小麦晚霜冻害防御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